#人文游
#摄影

1、行程

第一天 科伦坡→(火车)贾夫纳。游览景点:海上公路。宿:贾夫纳
第二天 游览贾夫纳景点:佩德罗角、贾夫纳古堡。宿:贾夫纳
第三天 游览贾夫纳景点:蓬库杜岛、娜迦神庙、康德萨米神庙。宿:贾夫纳
第四天 贾夫纳→(火车)圣城阿努拉德普勒,下午溜达。宿:阿努拉德普勒
第五天 阿努拉德普勒古城 + 米欣特莱一天。宿:阿努拉德普勒
第六天 阿努拉德普勒→(班车)波隆纳鲁沃,开始包车。宿:波隆纳鲁沃
第七天 上午阿努拉德普勒溜达,下午米内瑞亚国家公园游猎。宿:波隆纳鲁沃

2、北部•贾夫纳

北部地区:
斯里兰卡的北部和东部呈现出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面貌,那是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不是僧伽罗人,而是祖先为南印度移民的泰米尔人。
僧伽罗人与泰米尔人的不同在于他们信仰的宗教不同。僧伽罗人大部分信仰佛教,而泰米尔人以信仰印度教的人居多。在北部的中心城市贾夫纳我们能看到很多供奉着印度教诸神的大神殿,其中以肯达萨米寺院中的节最为出名。
来兰卡旅游的人不少,但是,到贾夫纳旅游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安排贾夫纳,一是喜欢它的古朴,二是避开国庆高峰期,错峰出行!
曾经的猛虎组织老巢,斯里兰卡最北端,三天在这里留下很多记忆。每天的半天游览景点,半天闲逛,贾夫纳绝对不适合快节奏。
漫步贾夫纳,街道干净整齐,环境宁静悠闲,人民友好快乐,对CHINA中国很热情,除了视线中偶尔出现的战争废墟和荷枪实弹的岗哨卫兵,真的很难想象这里几年前曾是战场。这里游客稀少,异国风情冲击眼球,是到斯里兰卡不可错过的地方。
真正的旅行不在于对风景的追逐,而在于新的视角观察到新的事物。
庆幸来到贾夫纳!

贾夫纳游览之我见:
在贾夫纳,与其说是来欣赏某个景点,不如说是来了解这里泰米尔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感受与斯里兰卡其它地方完全不一样的人文景观。
现在的贾夫纳是一个很平和的海边小城,人们平静地生活着,努力重塑自己的家园,尽管街上还有不少佩戴武器的军人。现在游客还不多,一切都淳朴自然着,但是,贾夫纳古堡正在修复中,印度庙正在扩建,海上公路也在完善,不久的将来,这里也会挤满游客。
怎么去贾夫纳:
去贾夫纳完全不需要包车前往,可以从科伦坡或者阿努拉德普勒乘坐火车或者长途客车前往贾夫纳。
目前从科伦坡前往贾夫纳的火车一天有四趟,一般都集中在凌晨发车,有一车次是晚上发车过天凌晨到。车况非常好,冷气很足要带上外套,否则会有一场夏装抵抗寒冬的体验。科伦坡有好几个火车站,前往贾夫纳在最大的火车站fort火车站。
建议一到科伦坡马上去买火车票,能越早越好。我在攻略上看到的信息是这一段火车票不好买,但我们这趟整列火车还不到一半的乘客。
第一天 科伦坡→(火车)贾夫纳。游览景点:海上公路

科伦坡当地时间5:45火车前往贾夫纳,一等座,3000卢比,12:50到达。到贾夫纳是去年才通的火车,中国援建,车厢里还配有中文灭火器。火车中间有一个红色的车厢估计是餐厅吧,这里有卖早餐,点心的咖喱味还是挺重的,如果挑食建议自行准备早餐吧。
整列为车皆为一等座,95%的当地人,而中国游客就只有我们四个啦。
一等座列车
由于车厢相对空荡,冷气很足,近七个小时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Booking.com预定的住宿点离贾夫纳火车站不远,tutu(只能坐2人)谈好一车150卢比(感觉还可以谈到100卢比),五分钟就到了。办理入住后,出来闲逛。
建议装个谷歌地图软件。在国内谷歌不好用,但在国外谷歌是大爱啊。有朋友问tutu车不知道行情怎么砍价啊,谷歌点开,输入你的目的地,公里数都告诉你了,多少钱大概就能知道啦。
中午饭还没吃,路过的小店看着也不太顺眼。沿着hospital st往前走,有一家大商场,叫“Cargills SQUARE”,里面有food market、KFC、披萨,还有电梯。我们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直接手机谷歌查KFC。这里有冷气,成了我们在贾夫纳我们吃饭的据点。
未来几天的贾夫纳都要坐公车,先去公交车站(Private Bus Stand)溜达,问好776路车和750路车的发车时间和候车地点,再去邮局转转,斯里兰卡全境邮局星期日皆不开放,吃了个闭门羹。
贾夫纳邮局
TIPS:
1、这是贾夫纳的巴士总站(Private Bus Stand),其实按照英文翻译过来是私营的意思,整得我一直以为还有另一个国营巴士总站。最后证实国营和私营的车辆都在这个Private Bus Stand,从贾夫纳要坐公车去景点玩,起点站都是在这里。
2、贾夫纳的公交车站在hospital road一侧,周边餐馆商店什么的一应俱全,私营大巴站以及CTB站都在这里,对面往古堡方向向南穿过一条卖服装的小道,还能在路边找到一个迷你bus站,专卖去科伦坡的夜间巴士票。
3、兰卡的巴士系统分为国营与私营,国营的是大红色的公车,且车体两侧有S.L.T.B.的标志;私营的公车绝对不会有红色车体,两者相当好辨别。国营的巴士基本上只有一种车型,就是类似我们以前那种无冷气的旧型大巴士,大多是印度TATA的车。私营的巴士就比较多车型了,大部分的车型跟国营巴士一样,是无冷气的旧公车,还有一种是有冷气的中型巴士,叫A.C. Bus,第三种车型就是旧型的小巴士。
贾夫纳巴士总站(Private Bus Stand)
贾夫纳巴士总站(Private Bus Stand)
贾夫纳巴士总站及周边太热闹了,一溜的水果摊和海产品干货市场。我们看到传说中的黄金椰立马扑去,50卢比不砍价一人一个,果然好喝。
贾夫纳果然以印度教为主,到处是印度神庙。刚下了一场大雨,天气不好,云层厚得让人绝望,日落是没戏啦。溜达着就到了海上公路,破天气看起来啥感觉都木有。这里有一个蛮大的海滨公园,当地人以家庭和情侣为单位来这里浪漫,除了我们,一个游客都没有。兰卡的神鸟——乌鸦很多,duang……中枪。
贾夫纳及周边亮点:
海上公路:
贾夫纳周边有很多岛屿,来往这些岛屿的路上会经过很多海上公路,高度有限类似海堤。景色最美的是贾夫纳旁边的那条海上公路,位于古堡的西边不远处。天气好时,适合看夕阳。趁没车的时候坐在路中间拍张酷酷的照片是文青们的最爱,不过要小心呼啸而过的车辆。
怎么去:就在贾夫纳市中心,步行可到达。
海上公路。木有璀璨的日落,只好加滤镜遐想一番。
第二天 游览贾夫纳景点:佩德罗角、贾夫纳古堡

初来乍到的对当地天气很不了解,不敢冒然去纳奈岛,毕竟要渡船,万一下雨可不是闹着玩的。上午先去北边的佩德罗角吧。
佩德罗角其实就是一个海边灯塔,说实话为了看这个灯塔也不值得来回跑个2-3小时的车程,对于我们来说,风景已是其次,路上的“奇遇”更为重要。
贾夫纳的车站四通八达,去佩德罗角是750路或751路公交车。我们打算去程坐走沿海一线的751路公交,回程再坐走内陆的750路。昨天已踩好点,上午是1小时一班,我们计划8:30这班。
值得一提的是,兰卡的公交车总站虽凌乱但却很干净,特别是火车,无论是一等车厢还是三等车厢,车厢内非常干净,也没有看到有吃零食大声聊天的兰卡人。破旧的公车和火车,凌乱的车站,简陋的设施,安静而干净的环境,这让来自天朝的我们汗颜。
贾夫纳及周边亮点:
佩德罗角(Point Pedro):
最北点的标志——佩德罗角,其实就是海边的一座灯塔,有持枪的兵哥哥把守,非执勤时可以合影。途中有一座静谧的村子,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村子互动及采风。
怎么去:距离贾夫纳市区很远,要坐1小时的公交车。贾夫纳的车站四通八达,去佩德罗角是750路或751路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上十几分钟才到佩德罗角。
TIP:公交750和751都可以到达佩德罗角,其区别在于:751路公交车走沿海一侧,后半程有很长的海上公路,几乎是贴着海修建,全程耗时约1.5小时。750路公交车走内陆,看街景,全程耗时约1小时。总而言之,这两条公交线路是围成一个橄榄型,贾夫纳车站和佩德罗角分别在两头。
佩德罗角海边的一座灯塔
贾夫纳“奇遇”记:风景已是其次,遇到的人永远忘不了。

攻略云:751这条公交线不像兰卡其他公交人那么多人,几乎没什么人,乘客上上下下很频繁,到了海边的那段路,可以随便选一个靠窗的位置,吹着海风,欣赏窗边的印度洋。
起点站一上车,我选了个左侧靠窗的位置(太平洋在南边)。车子一路放着奔放的兰卡歌曲,温柔的风驱散闷热的空气也不失惬意。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辆十几座的中巴居然载客到四五十人,这是怎么做到的?!我很“荣幸”的在兰卡经历了“沙丁鱼罐头”,这一路真让我开了眼界。不得不夸下卖票的小哥真是厉害,来多少人都能送上车,还尊老爱幼,老人妇女和小孩先上;兰卡乘客们素质也很高,挤成这样,还能遵守先下再上,男人们让老人妇女和小孩先上的规矩,最最让我佩服的是,一车子挤成一团却一点埋怨或嫌弃的语气都没有,相安无事啊。刚开始我还把中国的雷锋精神带到兰卡,给一位老人家让了座,约十几分钟后,老人家估计是看我被挤得特难受又把座位让给了我。坐下后,我又抱了一位孩子到我的膝盖上坐着,语言不通我只能微笑点头表示这样很好啦没有关系,看那孩子有点怪怪的表情,才想起这里摇头才是YES,赶紧又乐呵呵的摇头表示没关系啦。
男人们挤不上公车,没问题,挂车!
前面已经挤上车门的男人们全退出来让这位女士上车。
751居然开了2个小时才到我们的目的地,离最北角的灯塔还得步行十几二十分钟吧,满大街没看到营运的TUTU车,好不容易来了一辆,愣是四人全挤上去了,看来在兰卡,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哈哈。
到了灯塔,才知道这里是军事重地,禁止进入沿海沙滩,灯塔自然也只能远观。也许是TUTU车司机向执勤的阿兵哥美言,也许是阿兵哥把我们当成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总之,善良的阿兵哥又是和我们合影又是开灯塔让我们入内参观。
要回市区了,TUTU车送我们到车站找750路公车。车站执勤的警察非常友好的主动上来打招呼,说很喜欢我们天朝,一阵合影之后,带着我们一路所向披靡的奔向750路车,并引领我们上车,享受兰卡国的贵宾待遇哈。
750公车是一辆红色的公交车,那么我们来时的751为啥是小巴呢?小伙伴都是聪明的一休,开动脑筋就有答案:我们上的是一辆私人营运的中巴,而且这辆中巴运行的路线是绕行,途经不少村子,所以乘客自然不是一般的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小非正在拍车站执勤的警察。
正在等车的兰卡美女
正在等车的兰卡人
难得见到这么威武的警察,感觉兰卡的警察都是笑嘻嘻的一脸和善。
中午回酒店午睡,贾夫纳太闷热了。3PM先去邮局寄了一叠明信片回国,再去贾夫纳古堡溜达。
贾夫纳邮局,每天的营业时间还挺长,周日休息不开放。从兰卡寄往任何一个国家的明信片,资费25卢比(相当人民币1元多)
贾夫纳邮局
还未到古堡,远远的就看到板球训练队和摩托车训练队。摩托车教练看到我们热情的迎过来,又是一阵合影。
是正在训练的兰卡妹子,居然穿拖鞋在训练。
摩托车训练学校的名片,上面有价格(约人民币1650元)和联系电话。
继续前往古堡。古堡门口有一群正在合影的兰卡人,男女老少皆有,对方看到我们过来很是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合影,于是双方一阵互拍,手机相机齐上阵,颇有气势。对方有几个会英语,我们只能啄鸡米似的点头傻笑蹦几个单词和他们聊天,就这水平也能交流得有来有去。对方还给了一张名片,原来是兰卡西部本托特(Bentota)过来玩的。
贾夫纳及周边亮点:
贾夫纳古堡Jaffna Fort:
贾夫纳的城市标志,由荷兰军队建于1680年,在30年的内战中被损毁后经历了重新整修。重修中的城墙依然是一派断壁残垣的景象,面积55公顷,形状犹如星星。站在城墙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海上公路,虽然有些凄凉,但的确能看到和东部、南部完全不同风格的斯里兰卡。
怎么去:贾夫纳市中心,步行可到达。
古城里除了当地人来玩外,还有很多伊斯兰教民。遇到一家兰卡人很是热情的拉着小非求合影,小伙伴又是拍得不亦乐乎。再往前走,又是一群当地年轻人,又是求合影,又是一通互拍。贾夫纳古堡溜了一圈,笑得心花怒放,快门按得爽,当地人真的太热情了。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当年荷兰人建的城堡,城墙轮廓还算大体完整,用来砌城墙的石头有很多是珊瑚石。看来这里是当地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之前一阵热闹之后,安安静静的坐在城墙上看印度洋很是惬意,不过这里看海水很一般。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贾夫纳古堡
第三天 游览贾夫纳景点:蓬库杜岛、娜迦神庙、康德萨米神庙

上午776路公车去蓬库杜岛(Punkudutivu),天气不错,穿过海上公路,一路风光旖旎,一小时后到终点站Kurikadduwan,从这里坐船去奈纳岛(Nainativu),15分钟就到。
渡船是船舱在底下的那种船,船很小,闷热。我们这个时间段人太多了,挤。
坐船去奈纳岛
奈纳岛
我们从佛教神庙码头上岛。先进佛教神庙参观。
五头眼镜蛇是印度教的典型代表
舍利塔是斯里兰卡典型的佛寺建筑
月长石也是斯里兰卡典型的佛寺建筑
娜迦神庙(印度庙)才是这个岛最主要的看点。斑斓色彩是印度教庙宇的特点。
进娜迦神庙的大门就要脱鞋了,但如果要进这个殿堂,男士必须袒露上身。而在尼泊尔,印度庙则是非印度教徒不能进入。
娜迦神庙(Sri Nagapooshani Amman Temple):

是贾夫纳最大的印度庙,非常绚丽卡通的一座庙宇,很漂亮。位于纳奈岛Nainativu,来此朝拜的信徒们很多,值得来此一游。
怎么去:坐776路公交车去蓬库杜岛Punkudutivu,终点站Kurikadduwan就是去奈纳岛的码头,车程约1小时,再坐小船过渡去奈纳岛Nainativn,约15分钟。
公交和渡船都很频繁。公车是40分钟一班,最早5:45发车,再往下为6:20、7:00、7:40……;渡口有时刻表,去程:最早为6:30am,最后一班为5:30pm;回程:最早为7:30am,最后一班为6:30pm。
TIPS:
1、进入寺庙之前需要脱鞋,男人进入殿堂必须坦露上体。
2、纳奈岛坐突突车绕一圈约半个小时,岛上人烟罕迹地没啥东西,有一些民居。可上午去,还可以去周边岛屿游览。
3、如果坐的是公车,不要担心耽误欣赏路上美景,兰卡的公交随叫随停、招手即上。如果你想下车欣赏美景,只要摇铃即可,司机会随时停车;同样,如果在路边要搭公车,这条路上的公交车次很多,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娜迦神庙(印度庙)
娜迦神庙(印度庙)
娜迦神庙(印度庙)
进入殿堂不能拍照。我在入口处拍了这一张,进入后,方在显眼处看到有禁止拍照的标志。
娜迦神庙(印度庙)
娜迦神庙(印度庙)
娜迦神庙(印度庙)
从娜迦神庙出来,又是一大家族的当地人求拍照,拍拍拍。
我们在贾夫纳成了稀缺的歪果仁,一路都有当地人想和我们交流,要求和我们拍照合影,热情挡不住!
奈纳岛风光,居民不多。
奈纳岛风光
奈纳岛风光
奈纳岛风光
奈纳岛风光
奈纳岛风光
奈纳岛风光
走着走着蹦出一个很酷的小男孩,她妈妈能讲英语,正怀着第二胎。
中午回去午睡,下午叫辆TUTU车(1000卢比/辆)把市区的几个景点扫了。

斯里兰卡是佛教盛行的国家,公民70%信奉佛教,16%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宗教多元化,街上佛像湿婆神像清真寺耶稣像圣母玛利亚相处和谐。
康德萨米神庙(Kandaswamy Kovil):

康德萨米神庙是贾夫纳最有名的印度教神庙,以举办盛大庆典活动闻名,举办庆典活动时,承载着祭神穆卢干的花车会被大批男人牵引着从这个寺院的那鲁鲁神殿驶出,在市区巡游。在7-8月举行这个庆典活动时,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参加庆典的印度教徒,其热烈程度不亚于康提的佛牙节。而在平时,来此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怎么去:贾夫纳城区东北角,TUTU车或者公车。
TIP:进入寺庙之前需要脱鞋,男人进入殿堂必须坦露上体。
印度教寺院最明显的标志是红白相间的条纹墙壁。
殿堂大门,男士进入就得光膀子啦,不管你是游客还是当地人,一样待遇。
康德萨米神庙
康德萨米神庙
康德萨米神庙
圣母教堂(Our lady of Refuge Church)
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
圣詹姆斯教堂(St Jame’s)
圣詹姆斯教堂
玛丽亚天主教堂
玛丽亚天主教堂
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
从清真寺出来,偶遇一当地兰卡男人,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们,马路对面这三位伊斯兰教民打扮的女士是他的三位老婆。

3、文化三角•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

告别异域风情浓郁的贾夫纳,今天开始进入文化三角地带游览,享受锡兰国古文化的盛宴。
我们从贾夫纳乘坐火车到阿努,10:30就到了,办理入住后午餐并午睡后,下午3:30出发,叫了一辆TUTU车游览了四个非套票内景点。明天我们将游览套票景点。
在这里先大致介绍下:
文化和宗教遗产的圣城——阿努拉德普勒

2500多年前斯里兰卡最古老的都城所在地。在这座城市的遗址中,现存有历史久远、树龄2000多年、人们顶礼膜拜的圣菩提寺(Sri Maha Bodhiya);高耸入云,堪与金字塔媲美的3座巨型舍利塔(Dagoba);高达9层拥有100多间房屋的黄铜宫殿(Brazen Palace)残存的1600多根石柱。当时宏伟的宫殿、轩昂的庙宇,以及庞大的水库和引水系统,无不告诉我们,这曾经是一座精心规划的城市。
佛教正是从这里传向斯里兰卡全境,传向缅甸、泰国、柬埔寨,再传播到全世界的。所以从这点上来说,阿努拉德普勒是蒲甘和吴哥的鼻祖。

斯里兰卡的佛教圣地——米欣特莱:
米欣特莱在阿努拉德普勒以东13公里处,是斯里兰卡的佛教圣地。更准确的来说,佛教正是从这里传向斯里兰卡并传向世界。1934年被发现后,这里成为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圣地之一,无数朝圣者来此朝圣。特别是佛教传入纪念日的每年6-7月的满月节期间,会举办普桑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信徒聚集于此,以米欣特莱的山为目标,登上山顶岩石祭拜满月。
而在平时,米欣特莱只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这里远离市区,只有在公路交会的丛林边上零星的有几座小屋子。
怎么到阿努拉得普勒:
距离科伦坡约200公里。如果乘坐巴士,可以从科伦坡、康提、波隆纳鲁沃过来。如果乘坐火车,可以从科伦坡、贾夫纳过来。
阿努拉得普勒有两个巴士总站,一个是位于新市区的新巴士总站(New Bus Terminal),一个是位于旧市区的老巴士总站(Old Bus Terminal),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公里左右。火车站位于旧市区中心。
从科伦坡过来的客车,以及从康提和波隆纳鲁沃过来的客车,都会经过新市区,最后停靠在新市区的老巴士总站。
新市区和老市区的住宿及超市、餐厅等设施都很完善,但比较便宜的住宿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
阿努拉德普勒市区分为三个区域:新市区(New Town)、旧市区(Old Town)、遗迹地区(Ancient Town)。以马勒沃图河(Malwatu Oya)为界,河东侧的南部是新市区,河东侧的北部是旧市区,河西侧是遗迹地区。

阿努拉德普勒众多遗迹采取通票的方式,25美元一个人,随门票附送DVD光盘一张,门票仅限当日使用,但可以与验票的工作人员沟通好,中午可以回来休息,下午再继续。
阿努拉德普勒及米欣特莱游览怎么安排:
阿努的遗址景点比较集中,如果骑自行车游览也是可以的。
因遗址套票不能隔天使用,所以这块必须在一天内游览完。我们是包TUTU车一天内游览了遗址大部分景点(遗漏了佛教栏杆和3号菩提树神庙遗址),接着去米欣特莱呆到太阳下山,中间还回GH午餐和午睡。
如果你到阿努的时间是下午,可以先去逛逛那几个单独买门票和不查验通票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先去米欣特莱,那几个单独买门票的寺和遗址地区全部集中在一天还是可以完成的。
怎么到阿努拉得普勒(交通篇):
距离科伦坡约200公里。如果乘坐巴士,可以从科伦坡、康提、波隆纳鲁沃过来。如果乘坐火车,可以从科伦坡、贾夫纳过来。
阿努拉得普勒有两个巴士总站,一个是位于新市区的新巴士总站(New Bus Terminal),一个是位于旧市区的老巴士总站(Old Bus Terminal),它们之间的距离是2公里左右。火车站位于旧市区中心。
从科伦坡过来的客车,以及从康提和波隆纳鲁沃过来的客车,都会经过新市区,最后停靠在新市区的老巴士总站。
新市区和老市区的住宿及超市、餐厅等设施都很完善,但比较便宜的住宿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
贾夫纳火车站
贾夫纳火车站
贾夫纳火车站
贾夫纳火车站
以下是我们从贾夫纳火车到阿努的路上风光。在贾夫纳三天都是阴沉的天气,一看到这阳光明媚的有些不习惯哈。列车穿过城市乡村,穿过田野丛林。
阿努拉德普勒游览开始:
按游览顺序介绍,并依照资料及现场游览,对重要的景点进行了标注:
达基纳舍利塔Dakkhina Dagoba:
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达基纳塔已经成为一堆废墟了,里面存放的是杜陀伽摩尼国王的骨灰。
舍利塔前方一侧的废墟,应该是僧院遗址。
圣菩提寺Sri Maha Bodhiya (重点)

公元前247年,印度阿育王的儿子摩西陀南渡斯里兰卡弘法,国王天爱帝沙皈依佛教后,向阿育王请求将佛陀证道的菩提树移枝到斯里兰卡。阿育王于是派女儿僧伽密多比丘尼从印度菩提迦耶那棵见证佛陀悟道的菩提树上,取来了树苗,移栽在了阿努拉德普勒菩提寺的花园里。印度的那棵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今挺立在菩提寺中的菩提树,其实是斯里兰卡菩提树的子孙,而且已经更替到了第六代。佛教在斯里兰卡就此牢牢扎根,像这棵菩提树一样发芽壮大,历经其他宗教统治者的入侵破坏却屹立不倒。
整个寺院完全因菩提树而建,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每天清晨寺庙一开门,就挤满了来自岛国上下虔诚的信徒,直到傍晚关门。

圣菩提寺有东、西、北三个门,东门是正门。而男女要分开从专门的门进,不能直接从大门进,并且有警察把守。在兰卡的主要景点,都在警察在把守,他们都很和善。

TIP:圣菩提寺因高大茂密的菩提树及四周的小菩提树,整个寺院比较遮荫,可以安排在阳光较强烈时来参观。
男女要分开从专门的门进,不能直接从大门进,并且有警察把守。
正门台阶前两侧的守护石,神像雕刻非常精美。
正门台阶前的右侧守护石,神像雕刻非常精美。
斯里兰卡的寺院台阶都有这样的月亮石
2300岁的菩提树,两层的白楼已将它严严实实地围绕起来,枝干的上半部分还建起了四周的护栏,以保护菩提树不受到意外的侵害。除了这株大的,四周还有几株小一点的。
2300岁的菩提树
菩提树下的小寺庙
菩提树下的小寺庙
佛教徒的圣树前来瞻仰菩提树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菩提树的树枝上悬挂了很多写满祈祷词的各色布条,在高台下面,众信徒点放油灯,顶礼膜拜,求佛赐福。每到5-6月的月圆日,数以百万计的信徒就会聚集在菩提树的周围,纪念摩哂陀法师来斯弘法。
前来瞻仰菩提树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前来礼佛的兰卡一家子
女信徒虔诚祷告后的小休憩
本地人拿着各种花礼佛,大厅里都是教徒的诵经声。基本都是女的跪拜,男的端坐。

信徒们供奉的鲜花,供奉的大都是莲花,红色的为菩萨花。
本地人拿着各种花礼佛,大厅里都是教徒的诵经声。基本都是女的跪拜,男的端坐。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Mirisavatiya Dagoba):

这座舍利塔是杜图伽摩尼在公元前2世纪占领这座城市之后首先建立的舍利塔。据说杜图珈摩奴到池塘里去洗澡,把他装饰精美的权杖插在岸边。然而当他想要拿回权杖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有着佛祖印记的东西却如何也拔不出来了。于是他把这当成了祥瑞,下令建造了这座舍利塔。这儿的东北还有另一座僧侣食堂,也有常见的巨大的槽,信众可以往这里放进煮熟的米饭。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看上去像是小一号的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TIP: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众多朝圣者,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
米瑞萨瓦提亚舍利塔
身着白衣的朝圣者,或跪在地上,额头触地,双手合十,默默念祷,或干脆席地而坐,闭上眼睛,静静地冥想。
存放在广场最边沿的石料残骸,应该是修复之后未用上的。
祭台、基台都有象雕塑。大象常被用作底部基石支撑建筑物。
伊苏鲁姆尼亚寺Isurumuniya Vihara (重点)

位于帝沙水库边(Tissa Wewa),由天爱帝沙国王建造,俗称“石头寺庙”,犹如在岩石表面雕刻出来的寺庙和建造在岩石上的佛塔,安置有色彩绚烂佛像的正殿和收藏着宝贵出土文物的藏宝馆,这是一个与阿努拉德普勒其他遗迹迥然不同的寺庙,除了公元前3世纪建造的僧院一部分保留下来以外,寺院本身都经过重修,正殿也是比较新的建筑物。
中间的正殿中有一尊大型卧佛,大殿的一侧连接着岩石,岩石的凹陷处也摆放着几尊佛像。
正殿旁边的宝藏殿(博物馆)内收藏的从寺院北侧王宫花园里发现的“恋人像(Isurumu Lover)”和“国王的一家(King’s Family)”石刻,为镇馆之宝。
宝藏殿
“恋人像”是公元4~6世纪的作品,原型是2世纪时的统治者杜陀伽摩尼国王(King Dutugemunu)的儿子撒瑞亚和恋人阿索卡玛拉(Asokamala)。王子与玛拉的恋情因两人身份差距悬殊而不为世俗所容,但是王子没有放弃,甚至不惜抛弃王位也要与拉玛结合。
“国王的一家”(6~8世纪的作品)是描绘撒瑞亚和玛拉婚后生活内容的,中间是杜陀伽摩尼国王和他的妻子,从左至右是撒瑞亚王子、侍女、杜陀伽摩尼国王、王后、王子的恋人玛拉。由于玛拉出身低微,在这组雕像中只能屈居一隅。
从宝藏殿出来,在背后的两块巨型岩石中间有条裂缝,石缝中有些动物吸附在岩壁上,那是蝙蝠王国。
绕过岩石,开始攀登。登上岩石最高处,极目远望,你会发现圣城的东面被巨大的努瓦拉水库(Nuwara Wewa)、西面被帝沙水库(Tissa Wewa)和婆娑瓦库拉玛水库(Basawakkulama Tank)包围着,而中间的地带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地。
在阿努拉德普勒,除了佛塔以外,就没有其他的高大建筑,像这里能眺望360度景色的地方可能是唯一了。
进入大门,最左边是凉亭,最右侧是水池,水池的水引自背后的帝沙水库,水池的后方就是有公元前5世纪雕刻的岩石。
在岩石的顶上还有一处用铁栅栏围住的佛脚印,边上散落着一些硬币和纸币。
建在岩石顶上的白色舍利
能看到一点帝沙水库(Tissa Wewa)
伊苏鲁姆尼亚寺的广告牌
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把鲁梵维利萨亚佛塔和黄铜宫殿(Brazen Palace)也一起游览,这两个景点虽在套票内,但是不查票。

(以上资料参考穷游网及LP、走遍全球)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Ruwanwelisaya Stupa) (重点)

是古城里修缮最完好也最有生命力的佛塔,也被称作为“大塔”。这座舍利塔建造于公元前2世纪,据传杜图伽摩尼国王从一个漂浮的水泡得到灵感,花了很长时间去尝试修建一座塔身像水泡一样轻盈的佛塔,而他居然成功了,所以这座佛塔被后人公认为是由杜图伽摩尼国王建造的最美的建筑物。但可惜的是建筑还未完工他就去世了,不过当国王弥留之际,舍利塔四周围上了一层假的竹子和布制成的布景,仿佛杜图伽摩尼最后一眼还是看到了他的杰作的“完工”。之后由他的儿子萨达帝沙王子继承父志最终完成了大塔的建造。据说刚完工的时候有110米,但是经历了南印度军队的若干次入侵而饱受破坏,现在只有55米高。现在在塔身北面的一尊石灰石的雕像,被普遍认为就是杜图伽摩尼。
鲁梵维利萨亚曾经不只是一座塔的名字,还是一个教派,拥有着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这里还有佛殿、藏金阁、菩提树寺、僧人居所、食堂、浴池等待。

TIP:鲁梵维利萨亚佛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众多朝圣者,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佛塔的正门朝东,这些石柱应该是当年的建筑所留下的。
鲁梵维利萨亚佛塔的外围两侧护墙上砌有半身象壁饰,每侧475只,共1900只。
位于佛塔东南侧有一间佛殿,西南面有一栋玻璃房,很多人不断的走进去再从另一边门走出来,我没有进去看,不知道里面供奉的是什么。
众多的信徒就席地而坐,虔诚地祷告
众多的信徒就席地而坐,虔诚地祷告
众多的信徒就席地而坐,虔诚地祷告
佛塔广场最边沿,依然整齐存放着石料残骸。
广场上有很多灰毛黑脸的猴子上串下跳的,不过却不骚扰人。这种猴子叫长尾叶猴,是南印度和斯里兰卡独有的猴子种类,主要以花、叶子和水果为食,有时也吃昆虫。
广场上,上串下跳的灰毛黑脸猴子。
广场上,上串下跳的灰毛黑脸猴子。
广场上,上串下跳的灰毛黑脸猴子。
广场上,上串下跳的灰毛黑脸猴子。
广场上,上串下跳的灰毛黑脸猴子。
我们中午游览完黄铜宫殿时,向西望过去,隔着一片草坪和树丛望向鲁梵维利萨亚佛塔,与上午的天高云淡有所不同,又拍了几张。
正中午的鲁梵维利萨亚佛塔
从鲁梵维利萨亚佛塔,往右拐,便是这样很漂亮的小道,步行远处是黄铜宫殿。
前往黄铜宫殿的小道
黄铜宫殿(伯拉贞宫)(Brazen Palace)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栋建筑曾经有一个铜屋顶。这座宫殿目前只剩下了1600根石立柱,据说这里曾经有9层,可共1000名僧人和来访者居住。这里最初是杜图伽摩尼在两千多年前建造的,然而在日后的岁月里又多次重建,每次重建之后,建筑就会变得更加宏伟一点。现在看到的立柱(被围栏围了起来,并锁上了门不让入内参观)是最后一次重建时候留下的,当时是由波洛罗摩婆诃国王在12世纪时候进行的。而曾经有9层的宫殿也只剩一座两层楼高的新建建筑,屋顶也不再是铜做的,而是铺上了黄色的瓦片。黄铜宫殿与鲁梵维利萨亚佛塔一起被称为阿努拉德普勒的代表作,即使在当时的佛教发源地印度,也找不到如此壮观的佛教建筑。
宫殿是新建的,而这些石柱都是12世纪的产物,绝对的古迹。
黄铜宫殿(伯拉贞宫)
萨帕拉玛舍利塔(Thuparama Dagoba) (LP封面,重点)

传说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之子摩西陀将佛教带到斯里兰卡,当时的国王天爱帝沙听了摩西陀讲法之后,皈依了佛教,开启了斯里兰卡佛国的历史。萨帕拉玛塔就是天爱帝沙国王为供奉佛祖右锁骨舍利而修建的,是古代斯里兰卡最早的佛塔,历史上该佛塔曾遭到多次毁坏。现存的都波罗摩塔是1840年重新修建的,高17米,底部直径18米,其形状改变了最初的谷堆形状而采取了倒扣的铃铛的形状。塔周围是花岗岩地面和两排石柱。这些雕花石柱原来是支撑圆顶用的,圆顶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那些刻有莲花和狮子的歪斜的石柱,讲述着兰卡本地独有的圆形佛塔的历史。
据说这里的立柱最初有176根,不过现在只剩下了41根,而损毁和倒塌的石柱残骸则被整齐地堆放在一边。尽管一些斯里兰卡学者认为这些立柱支撑的应该是圆锥形的木顶,但目前还没有考古发现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这座舍利塔是模仿南印度的类似建筑而造的。
萨帕拉玛塔的外围,两旁各有八根石柱,原来应是用来支撑寺院大门。
一上台阶,瞬间惊呆了,太美了。
一上台阶,瞬间惊呆了,太美了。
LP封面上的角度是下午拍摄的,此时是上午,逆光。
站在萨帕拉玛舍利塔往外拍的,不知何物。
正在冥想的欧美游客
兰卡拉玛舍利塔(Lankarama Dagoba)

公元前1世纪建造的圆型佛舍,僧迦罗语的意思是索玛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oma)。舍利塔是修道院中的主要建筑。当年,国王瓦拉盖跋忽Valagambahu为了庆祝被南印达罗毗荼人Dravidian劫持到印度南部的Somadevi返回斯里兰卡修建了这座佛寺。佛舍为圆顶型建筑,曾有88根石柱分为三圈环绕期间。现在在重新维修后围绕着白色佛塔只能看到十几根石柱。维修后的佛塔直径约12米,基座高为3米。
兰卡拉玛舍利塔
兰卡拉玛舍利塔
无畏山博物馆(Abhayagiri Museum)

是一座由中国援建的博物馆,位于无畏山舍利塔的南面,用于纪念公元5世纪,中国僧人法显到访阿努拉德普勒的事件。法显在无畏山寺庙住了一段时间翻译佛教经典,之后将这些译稿带回了中国。这座博物馆,可以说是阿努拉德普勒最有趣的建筑了,里面陈列着一些矮碑、珠宝、陶器和经典出土的宗教雕像。这里还有一个书店,售卖与文化三角地带相关的出版物。博物馆入口的大厅内有一块石碑,上面用中文和缅甸文记载了为了纪念无畏山寺的创始人摩诃帝沙和曾经在这学习的中国高僧法显而建造这座博物馆的由来,以及出席开馆仪式的各位贵宾,其中包括了当时的斯里兰卡总统、总理以及中国驻斯里兰卡的大使。
无畏山博物馆大门
博物馆主楼
门厅内竖立的石碑
整座博物馆提供的参观面积并不大,内部不能拍照,只能站在院中拍了几张建筑的照片。参观后完,直奔博物馆北面的无畏山舍利塔(Abhayagiri Monastery)。
无畏山舍利塔(阿巴哈亚奇瑞修道院)(Abhayagiri Monastery) (重点)

公元前1世纪,奉瓦塔伽摩尼?阿巴耶(Vatte Gamini Abhaya)国王之命建造的这座舍利塔,据说当时的高度有112米,和鲁梵玛利萨亚佛塔高度相同,现在的高度是75米,即使这样也是现存最高的阿努拉德普勒佛塔之一。在佛教的历史上,无畏山舍利塔不仅仅代表一座寺院,更代表着一种保存有独特的历史记载、传统和生活哲学的教派。这里是当时大乘佛教在斯里兰卡的总寺院,它雄伟的英姿仿佛述说着当年大乘佛教在斯里兰卡的地位。公元3世纪时,马哈诗那国王的扶持政策使无畏山一度达到了顶峰。12世纪,以这里为中心的大乘佛教和以大寺为中心的上座部佛教发生了激烈的势力冲突。当时的国王波罗迦罗摩跋忽一世抑制了大乘佛教,统一了佛教界,之后大乘佛教在斯里兰卡销声匿迹。和古城大多数遗迹的命运一样,伟大的无畏山舍利塔也已沦为废墟,成为杂草和野树蓬勃生长的乐园,而现在这座伟大的佛塔已经修复完毕。
无畏山舍利塔的繁荣不仅仅体现在法显的文字记录中,这个占地近2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型寺院,拥有着佛教道义中所要求的一座寺庙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佛殿(Image House)、佛塔、菩提树寺庙、藏书阁(Chapter House)、诵经阁(Assembly Halls)、僧侣居住区、食堂和浴池,甚至还有与古城连接的发达的道路交通和引水系统,给多达30所附属寺院提供公共交通和生活用水。历经千年的风雨,这些建筑大部分都只剩下墙基和底座,四周生命力旺盛的野草和树根与废墟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这些废墟中我们看到最初的砖结构和后来屡次修复时添加的石材,就像古树自身的年轮一样,建筑本身也成为一本史书,从这些线索中能清楚地读出它所经历过的朝代。
现如今无畏山舍利塔的范围,包括了它东面的双池塘、萨马迪坐像以及西面的宝石宫和月亮石、象池等所在区域,以及无畏山博物馆,都是它的所辖之处。

TIP:无畏山舍利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众多朝圣者,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无畏山舍利塔
站在路口看无畏山舍利塔
无畏山舍利塔左前侧的圆形水池,背后的红顶房屋就是现在的僧院。
沿着台阶走上围墙后,两侧有4排石柱,约有20几根,估计是原来用于支撑大门的。石柱前的左侧白塔挂钟,右侧白塔点灯。
在东北侧的塔身之上,有两排整齐的石柱横插在塔身内梯次一路向上,这是维修人员登塔所用的梯子。
在东北侧的塔身之上,有两排整齐的石柱横插在塔身内梯次一路向上,这是维修人员登塔所用的梯子。
基座依然是象的雕塑
广场上的一个莲花型小水缸
一当地妇女在佛塔之前的庙堂前聚精会神地看书
站在广场上看入口处
无畏山舍利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众多朝圣者。
无畏山舍利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众多朝圣者。
大象池(Elephant Pond)

兰卡拉玛舍利塔往北约200米、无畏山舍利塔往西北约300米,是当时专门给大象洗澡的池子,长160米,宽50米,深10米,有现代标准泳池的6个那么大,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人工蓄水池,在池塘的底部有水闸和通向其他池塘的暗渠。
TIP:大象池其实只是一个大池塘而已,然而这里有大片茂密的树林,称之为森林也不为过。整个场景清凉幽静,不似喧嚣尘间,确实很适合打坐冥想。可以说我在阿努走了那么多的景点,对大象池印象最为深刻,恨不能在这里呆上大半天。
大象池
大象池
正在打坐冥想的高僧和信徒
正在打坐冥想的高僧和信徒
修道院食堂(Main Refectory)

无畏山寺僧院主食堂的遗址
无畏山寺僧院主食堂的遗址
食堂遗址
保存完好的石质饭槽
个能猜出是什么东西吗?对了,是古时候根据太阳的阴影来看时间的一个工具。
月亮石(Moonstone) (重点)

除了周密的寺院规划,无畏山寺的成就还体现在它精湛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上,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装饰寺院建筑石阶的月亮石和守护石。此月亮石并不是指矿物宝石,而是兰卡工匠的最独特的石雕艺术,在重要的宫殿、寺庙或佛塔入口处的台阶下,你都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半圆形雕刻。这些雕刻都是由一圈圈的同心半圆所组成,每一圈都精细地刻画着不同的主题。每一圈的主题都有不同的意义,如最外圈是火焰,象征人类世界充斥着欲望和贪婪;第二圈通常是大象、狮子、马和公牛4种动物,从左到右互相追逐,象征生命力和活力,大象代表生,马代表老,狮子代表病,公牛代表死,这些加起来就意味着轮回;接下去是的一圈是飞鹅,代表善与恶的界限;最后也就是中间是半边莲花,象征纯洁和达到极乐世界。分隔动物、飞鹅和莲花的是缠裹的藤蔓浮雕饰带,代表生命的力量。据说月亮石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表述着走向极乐世界的过程。信徒光脚踏过月亮石就代表着身心的净化和精神的飞跃。月亮石在后期的进化中,在选材、形状和花纹上都有很大变化,比如波隆纳鲁沃时期的月亮石没有四兽追逐的场景,而是每种动物占一行,并且因为印度教的传入,没有了牛的图形。迄今发掘出的最栩栩如生的月亮石便在无畏山佛塔西侧不到200米的地方。
最外圈是火焰,象征人类世界充斥着欲望和贪婪;第二圈是大象、狮子、马和公牛4种动物,从左到右互相追逐,象征生命力和活力,大象代表生,马代表老,狮子代表病,公牛代表死,这些加起来就意味着轮回;接下去是的一圈是飞鹅,代表善与恶的界限;最后也就是中间是半边莲花,象征纯洁和达到极乐世界。分隔动物、飞鹅和莲花的是缠裹的藤蔓浮雕饰带,代表生命的力量。
月亮石
每一层台阶的中央都有这样的小神雕像,从上面那张月亮石上方的五个台阶能看出来。
栩栩如生的狮子雕塑
另外一种类型的守护石
月亮石旁边的遗迹
守护石(Guard Stone),又名宝石宫

从月亮石所在的宫殿遗址出来往来的路返回,这就是曾经的石头宫殿遗址拉多纳普拉萨德(Ratna Prasada)。入口处的守护石建于8世纪,雕刻着极富立体感的眼镜蛇王雕像,因此也被誉为斯里兰卡最美的守护石,所以这里也被叫做宝石宫。
斯里兰卡另外一种独有的雕刻是立在佛寺入口石阶两侧的守护石(Guard Stone),通常与月亮石同在一起。在古代兰卡的艺术创作中,虽然大部分风格来自于佛教的灵感和教义,也不乏印度教的影响、守护石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佐证。大部分的守护石大都刻有7头眼镜蛇神,他们手持丰盈罐,体态轻盈、略带曲线、面带微笑地站立在石阶两旁。他们的脚旁通常还会有一位欢跳的侏儒随从。守护石的刻画精细完美,面部表情和衣着配饰栩栩如生,眼镜蛇神仿佛随时呼之欲出,驱除妖魔。

TIP:和大象池一样,这里也有大片茂密的树林,清凉幽静,很适合休憩。
守护石
最美的守护石
守护石后面的宫殿遗址
萨马迪坐佛(Samadhi Buddha Statue)

萨马迪坐佛佛像,也被称为禅定佛、三昧佛像(Samadhi直译就是三昧)。
在无畏山寺菩提树神庙中曾经有4尊佛像,如今只剩下2尊,其中一尊就是前面看到的2号菩提树神庙中的那尊。现在的佛像上面搭建有屋顶,这是为了保护佛像免受风雨侵蚀,在3世纪建成的时候不是这样,佛像后面是菩提树,宛如佛祖在菩提伽耶悟道时的情形。
萨马迪坐佛
萨马迪坐佛前方不远处的一个遗址,不知道是什么,随手掐了一张。
和大象池一样,这里也有大片茂密的树林,清凉幽静,很适合休憩。
和大象池一样,这里也有大片茂密的树林,清凉幽静,很适合休憩。
和大象池一样,这里也有大片茂密的树林,清凉幽静,很适合休憩。
和大象池一样,这里也有大片茂密的树林,清凉幽静,很适合休憩。
双池塘(Twin Ponds)

在萨马迪坐佛像东面约300米处,还有一座名叫库坦波库纳(Kuttam Pokuna)的双池塘(Twin Ponds),也有称之为孪体池。这座池塘有点儿像游泳池,是阿鲁拉德普勒最精美的浴池,也是古代僧伽罗人民在引排水工程技术以及建筑艺术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作。两座浴池由光滑的石板堆建而成,入口两边都装饰着丰盈罐。地下暗渠将水过滤之后通过石刻的狮子头喷入浴池。浴池底部还有一个专门的出水口用来在维修浴池时放干赤水。底板上雕刻有鱼、乌鬼、螃蟹和跳舞的姑娘。双池塘并非一样大,一个边长为28米的正方形,另一个则是宽28米,长40米的长方形,据说这是经过精细计算过的传统比例,能在增加浴池美感的同时弥补装饰的不足。这座供僧人沐浴的连体浴池还雕刻有五个脑袋的眼镜蛇,据说不仅能起保护作用,还会带来好运气。卷曲的眼镜蛇身刻画得丰满圆润,比例完美,恍若真形。
双池塘的长池
可以走到水面的台阶
长池后面的短池
五头眼镜蛇雕刻背后的进水口
进水口
进水口
僧院食堂遗址(Mahapali Dining Hall)

位于皇宫遗址的东面。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槽(长约3米,宽约2米),信众们会在这里放满米饭给僧人们吃。
食堂遗址中的饭槽,据说里面装满饭足够五千人吃。可以看出一侧的石围栏已经倾斜。
还有一口很深的古井
佛牙寺遗迹(Tooth Relic Temple)

这曾经是斯里兰卡第一座佛牙寺。佛牙舍利是在公元313年来到斯里兰卡的,当时就安放在这里,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及欧洲人入侵,佛牙四处流浪,直至最后被安放在康提。
佛牙寺遗迹
皇宫遗址(Royal Palace)

这个建筑是12世纪的时候维杰耶跋忽一世(迁都至波隆纳鲁沃的那位国王)建造的,当时的阿鲁拉德普勒已经不是僧伽罗王国的首都了,研究表明这座宫殿是因国王想在旧都留个据点而建。
皇宫遗址
用铁栏杆围起来的这个墙体已破损惨重,看得出来这原来是一座壁画,但壁画的具体内容已经看不清了。
壁画的具体内容已经看不清
另一种类型的守护石
杰特瓦纳佛塔(Jatavanaramaya Dagoba)

这个佛塔是在3世纪时,由摩诃诗那国王命令修建的。修建的起因在前文介绍无畏山寺的时候说过,当时佛教第二次分裂,分为大寺派、无畏山斯派和南山寺派,由于当时的国王支持无畏山寺的大乘,为了让大寺派僧人转信大乘佛教,国王听从印度僧人僧友和大臣须那的建议,毁坏了大寺的九层铜殿及其他36所佛寺,引起人民的反对,最后国王认错,愿修复大寺,并使两派和好。但国王并未真正爱惜大寺,而是在原大寺范围内重新修建了一座伟大的祗园寺(Jetavana-vihara),供养一位南山寺海部的帝须上座,而寺内高大的佛塔便是杰特瓦纳拉玛舍利塔,所以这座舍利塔也被称为祗园寺塔或祗陀林寺塔,南山寺派之后也因此寺被称为祗园寺派或祗陀林寺派。
佛塔现存高度大约70米,原来的高度据说由122米,加上放置水晶的顶端有152米,砖砌基座最大直径113米,有三层,总高8米,在当时高度仅次于埃及的两座金字塔。下部的正方形平台边长180米,高3米,四面皆有台阶,在西侧靠近塔基的地方还建有一座小型寺庙,平台外围还有15米宽的草坪围绕。从古至今杰特瓦纳拉玛舍利塔都是与鲁梵维里萨亚舍利塔和无畏山大塔齐名的阿努拉德普勒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阿努拉德普勒唯一一座已修缮后塔尖保留残缺原状的舍利塔。这个舍利塔之所以出名,除了它巨大之外,还因为1982年,在这里发现了用梵文书写与金板上的9世纪左右的摩诃诗那经典。作为现存梵文经典,它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这座舍利塔的后面有一座寺庙遗址,有一根长8米的门柱,至今仍然屹立不倒,门柱有3米在地底下。

TIP:杰特瓦纳佛塔除了建筑本身,更有朝圣者,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杰特瓦纳拉玛舍利塔高70米,最底层的基座直径113米塔。尖只有一半。
佛教栏杆(Buddhist Railing)

佛教栏杆是在杰塔瓦纳拉玛舍利塔往南一点的地方,在路边有一排高1.6米的石头栏杆,形状和圆木墙一样。这排栏杆包围着一片42米×34米的方形区域,每一边的中间都有一个出入口,区域中曾经的建筑物已经荡然无存。但是残存的石座、基座和壁画等,使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所有着壁画的庙宇,而留存的方形坑和排水道则被确定为种植菩提树的部位,所以这片被佛教栏杆所围成的遗迹应该是一座菩提树神庙。
很遗憾这个我们漏掉了。
阿努拉德普勒相关资料:【转】
曾经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拥有极高的文明。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当年建造的灌溉设施和上下水道。但是曾经在阿努拉德普勒辉煌一时的王朝,却因南印度的不断入侵,最终不敌连年征战,在持续了1400多年后谢幕。
现代社会的斯里兰卡民族间的争议不断,而这些争议的起始就在这个城市。而今这里似乎早已忘却了这段历史,整个城市用异常平静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来此的游客。来自斯里兰卡全国的家庭旅游游客、表情认真地诵经的僧侣、树木间嬉戏着的猴子、牛车悠悠地在田野间晃过,这番安宁安详的景象,仿佛让一切纷扰都烟消云散。
公元前500年左右,阿努拉德普勒地区的统治者是维杰耶王子(The Prince Vijaya,从印度被发配而来的王子),传说中维杰耶称自己为“Sinhala”——狮子的民族或弑狮人,他和他的后代们构成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中国唐朝习惯将“Sinhala”音译为僧伽罗,沿用至今。所以维杰耶被誉为是僧伽罗人的祖先。
维杰耶在岛上称王38年,开启了岛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他的侄子帕杜瓦苏迪瓦从印度漂洋过海来到兰卡继承王位,执政32年。迪瓦国王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儿,她和一位王子结婚生子,他们的儿子帕杜卡巴耶(Pandukabhaya)成为岛国第三代国王,也是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国王。
帕杜卡巴耶国王(King Pandukabhaya)最大的功绩就是在阿努拉德普勒建都。公元前377年,帕杜卡巴耶国王在河岸边建立起一座规划分明的城市——阿努拉德普勒,并统治了70年。据推测当时的阿努拉德普勒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家居以地上2-3层加地下2层的建筑为主,道路由技师们统一进行规划设计,非常整齐。国王住在拥有1000多个房间、由宝石装饰而成的宫殿里,寺院金子制成的尖塔高耸入云。期间国王还建造了一系列的水库,其中最大的是保存至今的婆娑瓦库拉玛水库(Basavakkulama Tank)。
公元前3世纪,天爱帝沙国王(King Devanampiya Tissa)时期(公元前260-210年),印度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Mahinda)首次将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然后阿育王又派他的女儿僧伽密多从印度当年释迦牟尼悟道的那棵大菩提树上剪下的一根菩提树枝带到这里种下,并在斯里兰卡创立了有王后和公主们参与的500多人的比丘尼僧团。天爱帝沙国王推行保护佛教的政策,在这里建造了都波罗摩佛塔、伊苏鲁姆尼亚寺和著名的大寺,菩提树枝叶被种在大寺的中央,同时他还修建了帝沙水库(Tissa Wewa)。
公元前161-137年的统治者杜陀伽摩尼国王(King Dutugemunu),是阻止了埃拉腊王(King Elara)率领的泰米尔军队入侵的英雄,是《大史》中记载的最伟大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时期,全身心致力于发展岛国的农业经济和宗教,据说他修建了不下100座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米瑞萨瓦提亚塔(Mirisavatiya Dagoba)和鲁梵维利萨亚塔(Ruvanvalisaya Stupa)。鲁梵维利萨亚塔也被称作“大塔”,是斯里兰卡三大著名砖塔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为了供养僧人,他还给大寺修建了著名的黄铜宫殿(Brazen Palace),有9层楼高,上千个房间。大塔和铜殿这两大建筑堪称西古城的代表作,即使在当时的佛教发源地——印度,也找不到如此壮观的佛教建筑。
公元前1世纪在位的瓦塔伽玛尼·阿巴耶(Vatthagamani Abhaya)被誉为修建石窟寺最多的国王。在与泰米尔族竞争王权的过程中,他曾多年隐迹避难于丛林,僧伽罗民间传说认为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洞穴寺庙都由他创造。因此岛上最著名的石窟寺——丹布勒石窟寺(Dambulla Cave Temple)被归为他的杰作,他在城北修建了无畏山寺(Abhayagiri Monastery)和无畏山塔(Abhayagiri Dagoba),前者拥有当时南亚最好的图书馆,后者是当时西古城乃至全世界最高的砖塔。也是在瓦塔伽玛尼统治期间,为了组织佛教教义的流逝,500僧侣聚集在马塔勒(Matale)的阿鲁寺(Aluvihara,也称佛光寺),将口传亲授的三藏经用巴利文刻写下来,用文字保存印度早已失传的经典,是僧伽罗民族对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巨大贡献。
在岛国最早期的灌溉工程中声名卓著的国王还有瓦沙巴(Vasabha)。从公元67年开始,他大型水利,修建了12座水库和12条运河,其中最著名的艾拉赫拉运河(Elahara),全长将近50公里,从斯里兰卡最长的河流马哈维里河的直流引水到首都西古城,这项早在公元初就完成的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展现了古代兰卡人在灌溉技术上卓越领先的才能。
除了瓦沙巴,岛上还有一位国王因为在农田灌溉方面的成就而被人们奉作神明,他就是马哈诗那国王(King Mahasena,公元276-303年),这位国王从泰米尔人手里重新夺回了阿奴拉德普勒的统治权后,在这里建造了包括米内日亚湖(Mineriya Wewa)在内的6个大型水库以及运河,这些设施至今仍是这一区域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然而由于他强烈支持无畏山寺的大乘佛教派而打击大寺的小乘佛教派,所以他的宗教举措备受争议。他在大寺旁边建造的杰塔瓦纳拉玛塔(Jetavanarama Pogoda),高122米左右,超越了无畏山塔,成为古代世界最高的砖塔,也是仅次于埃及两大金字塔的最高建筑。
米伽瓦纳(Siri Meghavanna)是斯里兰卡君王中佛牙保护的先行者。在他统治期间(公元301-328年),佛牙传入,并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佛牙节的佛教传统。
达都舍那(Dhatu Sena)在位期间修建了18座水库和18座寺庙。其中卡拉湖面积最大,将近20平方公里。达都舍那虽然功绩卓越,结局却很悲惨,被儿子活埋致死。这个儿子就是兰卡大名鼎鼎的狮子岩的建造者——迦叶波国王。
迦叶波(公元473-491年在位)时斯里兰卡历史上最特殊的君王。一方面,他因弑父篡权而被民众所不齿,另一方面,却因为他所建造的狮子岩宫殿而名流千古。狮子岩宫殿以其精湛卓著的建筑技巧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而成为斯里兰卡历史上“国宝级”的文化遗产。
之后阿努拉德普勒又保持了400多年的繁荣,直至10世纪迁都波隆纳鲁沃。
以上资料参考穷游网及LP、走遍全球

4、文化三角·米欣特莱(阿努拉德普勒)

米欣特莱(Mihintale),佛教正是从这里传向斯里兰卡并传向世界。

这座宁静的村庄和散布在周边的古迹在斯里兰卡的传说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公元前247年6月的月圆日,阿努拉德普勒的国王天爱帝沙(Devanampiya Tissa)来此地狩猎,这个山的女神为使得佛教得以流传,决定让国王与来此传教的印度佛教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Mahinda)会面。她亲自变为鹿,引导追逐鹿的国王至此,最终使得两人得以见面。摩哂陀问了国王一个问题,考校了国王的智慧之后,认为国王与佛有缘,便在此点化了国王。国王皈依佛教之后,他的属下和民众也都追随国王皈依。从此以后,佛教在斯里兰卡得到迅速普及,米欣特莱便成为了佛教最早传入斯里兰卡的地方。为了谢礼,国王向摩哂陀赠送了68个石窟和僧院。米欣特莱的名字也是源于摩哂陀的谐音。
传说中摩哂陀的问题是这样的:在摩哂陀点化天爱帝须之前,他需要测试国王的智慧。他于是问了国王一个问题。摩哂陀指着一棵树,问国王这棵树的名字,国王回答说:“这棵树是芒果树。”摩哂陀又问:“除了这棵之外,还有别的芒果树吗?”国王回答说:“还有许多芒果树。”摩哂陀再问:“除了这棵和其他芒果树之外,还有别的树吗?”国王回答说:“有许多树,但那些都不是芒果树。”摩哂陀最后问:“除了其他芒果树和那些不是芒果树的树之外,还有别的树吗?”国王回答:“那便只有这一颗芒果树了。”于是,国王通过了智力测验。

想要游览米欣特莱(Mihintale)需要爬山,有1840个台阶的山路,如果你租辆TUTU车的话,可以送到半山腰这个位置,少爬一半以上的台阶,但是会遗漏考古学博物馆(Mihimtale Archaeological Museum)和僧院遗迹(Monastic Buildings)。
这里有很多野导,如果你真的不需要的话,要坚决说NO,万万不可让他跟着你上山阶,因为这样就等于是默认你同意了。
米欣特莱正式来说是一个叫作拉贾摩柯比哈拉亚(Rajamaha Viharaya)的寺院,景点就散布在通往摩诃沙耶佛塔所在的小山顶的台阶沿路上。山顶上的摩诃沙耶佛塔中供奉着佛祖的头发,而这座佛塔西南侧则埋葬着摩哂陀的遗骨。

以售票处为起点,按游览先后顺序进行介绍(从近到远):
前往米欣特莱的路上,有一棵非常古老的大榕树。
考古学博物馆(Mihimtale Archaeological Museum)

里面有帝沙国王与摩哂陀会面的画面,还有从这里出土的陶瓷器、从古代医院遗迹里出土的手术台遗迹手术工具,等等。
古代医院遗迹(Hospital Ruim)

位于停车场附近路的侧面。遗迹还存留着五点排列法(quincunx)排布的建筑群,就好像骰子上的5点一样。我们先看到的是五点排列建筑,之后看到的是寺庙群的台阶基座。有很多病房,当然现在都是废墟了,有一个石质水槽(bat oruwa),水槽的内部是按人体形状雕刻而成,病人需要爬进这个水槽,把身体浸在治疗的精油中。
水槽的内部是按人体形状雕刻而成
说真的我没看懂五点排列法,所以拍摄时也没按照章法来拍。
坎塔卡佛塔(Kanthaka Cetiya)

从停车场走向台阶,在第一个平台处右转向上就能看到一座部分损毁的舍利塔。佛塔高12米(起初是30多米),底座周长130米,建于公元前60年左右。这里的月石和柱子、守护石等石刻中有非常精美的作品。守护石面向四方,根据所指方向雕刻着相就在的动物,东面是大象,南面是牛,西面是马,北面是狮子。
坎塔卡佛塔是米欣特莱最古老的一座舍利塔,这座舍利塔的檐壁很有特点,有四块石龛,这些石龛是斯里兰卡最古老同时也是保存得最好的石龛,只有在米欣特莱才能看到。石龛面朝向四个主要方向,由一系列带子组成,每一条带子里都有若干装饰。在石龛的较高部分有一个壁龛,里面放着一些神圣物品的雕塑。在石龛的每一端,都竖立着一根柱子,柱子的顶端有一个动物的形象,比如大象或狮子。这些雕像传说是从简单的花型祭坛演变过来。
非常可惜的是,我们去米欣特莱是临时决定,事先并没有做详细的功课。虽请了一个导游,但他的英语我们实在听不懂,懵懂的跟着走。回来写游记时一查资料,这么多经典之物虽然看了但当时真的不知何物也就印象不深刻。
从停车场前往坎塔卡佛塔的石阶
坎塔卡佛塔的石龛面朝向四个主要方向,由一系列带子组成,每一条带子里都有若干装饰。在石龛的较高部分有一个壁龛,里面放着一些神圣物品的雕塑。在石龛的每一端,都竖立着一根柱子,柱子的顶端有一个动物的形象,比如大象或狮子。这些雕像传说是从简单的花型祭坛演变过来。
这个石龛已经倒踏,摆放在地上。
石墩子跪拜之处已经磨成两个深圈
路边的遗迹,很清楚看出是一个人像。又是一个典故,可惜不知道。
食堂遗迹和会议厅遗迹(Monk’s Refeetory & The Assembly Hall)

在第二段台阶上,是僧侣们的食堂,有一个巨大的食槽,来这儿参观的信众会在里面装满米饭给僧侣们吃。
会议厅遗迹是僧侣们进行议事的地方
这附近有一个地方,很像寺庙的圣物堂,有两大块刻了字的石板,据说是在摩哂陀四世国王时期雕刻而成的(975-991年)。石碑上的碑文规定了圣物堂的使用规范,以及责任事宜,还规定了僧侣的行为守则。
石碑
从食堂遗迹和会议厅遗迹继续拾阶而上,前往阿姆巴斯塔勒佛塔。
继续拾阶而上,前往阿姆巴斯塔勒佛塔
阿姆巴斯塔勒佛塔(Ambasthale Dagoba)

继续拾阶而上,就能看到一座雪白的佛塔,这就是摩哂陀和国王会面的地方,据说塔身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摩哂陀站立的地方,右侧石像所在的地方就是国王站立的地方。佛塔周边立着石柱,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阿姆巴斯塔勒是芒果树的意思,在佛塔里面供奉着摩哂陀和国王进行问答时所使用的芒果树。
阿姆巴斯塔勒佛塔后方右侧是摩诃沙耶佛塔
阿姆巴斯塔勒佛塔周边
阿姆巴斯塔勒佛塔周边
冥想石(Aradhana Gala)

在阿姆巴斯塔勒佛塔的西侧有一块叫作冥想石的岩石,据说当年国王追逐鹿到这里时,摩哂陀正在这块岩石上冥想。
阿姆巴斯塔勒佛塔的后方岩石即是冥想石
从冥想石上能眺望到非常美丽的景色,但是从阿姆巴斯塔勒佛塔到冥想石的路途有点陡峭,需要攀爬(有围栏)。在冥想石看日落很不错,但要注意的是天黒路难行,所以不建议等太阳落下后才下山。同样也不建议阳光暴晒时上冥想石,因为岩石会被太阳烤得发烫。
摩诃沙耶佛塔(Maha Seya Dagoba)

小山顶上就是米欣特莱最大的佛塔,供奉着释伽牟尼的头发。从这里看到的景色非常壮观。佛塔西南侧是埋葬着摩哂陀遗骨的摩哂陀之墓。
太阳下山之际,三位头裹白巾上身裸露的汉子,吹着喇叭敲着鼓演奏了一曲。导游说是摩诃沙耶佛塔每天固定的节目。
其中一位手里拿着的小乐器很像我们陕北的唢呐缩小版,于是和他又是合影又是拍“写真”

5、文化三角•波隆纳鲁沃

千年前的建筑和遗迹,布满了精致的雕刻——波隆纳鲁沃Polonnaruwa

波隆纳鲁沃及周边亮点(景点篇):

1、遗址部分:
波隆纳鲁沃是10-12世纪僧伽罗王朝的首都。在全盛时期,这里是一个繁荣的佛教城市,甚至有从泰国和缅甸来此的僧侣。虽然现在的波隆纳鲁沃只是一个小型城市,但那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庞大遗迹群,记录着曾经的繁荣,因为被世人熟知。
波隆纳鲁沃虽也有近千年的历史,却比阿努拉德普勒看上去“年轻”,也保存得更好。

波隆纳鲁沃分为三大块:与遗迹群相连的旧市区(Old Town),位于旧市区南面的新市区(New Town),位于旧市区以东4公里左右、火车站和巴士总站所在的繁华区卡杜尔维拉(Kaduluwela)。
波隆纳鲁沃众多遗迹采取通票的方式,25美元一个人,随门票附送DVD光盘一张,门票仅限当日使用,但可以与验票的工作人员沟通好,中午可以回来休息,下午再继续。
遗迹有如下几个片区:
尼桑卡马拉皇宫遗址KING NISSANKAMALLA’S ROYAL PALACE AREA: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皇家浴池RoyalBaths、尼桑卡马拉的宫殿Nissankamalla’s Palace、尼桑卡马拉墓Tomb of King Nissankamalla、尼桑卡马拉的观众厅Nissankamalla’s Audience Hall、亭岛Island Pavilion。(这块比较集中)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皇宫遗址KING PARAKRAMABAHU I’S ROYAL PALACE AREA: 帕拉卡玛跋忽的观众厅Parakramabahu’s Audience Hall、帕拉卡玛跋忽的皇宫Parakramabahu’s Royal Palace、帕拉卡玛跋忽的会议厅King’s Council Chamber、浴池Kumara Pokuna。(这块比较集中)
以上两个皇宫遗址可以合并归类为皇宫建筑群遗址,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皇宫遗址位于博物馆的东侧,与尼桑卡马拉皇宫遗址仅隔着一条A11公路。而四方庭院则在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皇宫遗址的北边,也很近。
四方庭院QUADRANGLE:瓦塔达吉Vatadage(圆形佛舍)、萨帕拉玛贾迪吉Thuparama Gedige、石书Gal Pota(Stone Book)、哈塔达吉Hatadage、莲花佛堂Latha-Mandapaya、七层塔Satmahal Prasada、阿塔达吉Atadage、菩提树遗址Bodhi Tree Shrine、小佛像殿Bodhisattva Image House。(这块比较集中)
四方庭院附近:一号湿婆神庙Shiva Devale NO 1、二号湿婆神庙Shiva Devale No 2、帕布拉寺Pabula Vihara。(这块比较集中)
阿拉哈娜佛学院古迹群(北部古迹群NORTHERN GROUP):兰科特寺Rankot Vihara(兰科特塔)、藏经阁Buddha Seema Prasada、兰卡提拉卡Lankatilaka、奇瑞寺Kiri Vihara、加尔寺Gal Vihara、Nelum Pokuna、提瓦纳卡佛像屋(北寺)Tivanka Image House、僧人医院Monastic Hospltal、戈帕拉帕巴塔(岩石洞穴僧院)Gopala Pabbata Rock Inscription、双子佛塔Double Stupa、莲花池Nelum Pokuna。(这块比较分散)
南部古迹群SOUTHERN GROUP:立像Statue of Parakramabahu I、图书馆Potgul VIhara(这块规模比较小而集中,无门票)
2、梅迪里吉里亚(Medirigiriya)遗迹
位于波隆纳鲁沃以北40公里处。这个遗迹没有进行任何修复,更接近废墟的感觉,甚至有些令人毛骨悚然。那些被柱子包围着的寺院遗迹和佛塔遗迹从未遭到过任何破坏,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
据说最初在这里建造建筑物始于2世纪,现存的建筑物是8世纪建造的,保留有很多波隆纳鲁沃造型完全相同的圆形佛塔,以及石质台阶和佛塔等。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圆形佛塔里的石棺,其形状正好可以容纳一个人伸展身体进入,据说这是当年用于治病的。

3、曼达拉吉瑞寺(Mandalagiri Vihara)遗迹
位于波隆纳鲁沃以北30公里处、近梅迪里吉里亚(Medirigiriya)。这是一个圆形佛舍(Vatadage),基本与波隆纳鲁沃的那个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波隆纳鲁沃的圆形佛舍周围还有许多其他建筑,而曼达拉吉瑞寺却只身坐落在一座矮坡的上面。这个圆形佛舍是以其精美的石质屏风而著名。

4、米内瑞亚国家公园(Minneriya National Park)
占地88.9平方公里,以观大象为主,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如猕猴、水鹿等。5-9月的旱季是参观公园的最佳时间,当米内瑞亚水库的水干了之后,长出来的草会吸引很多动物:会有两百多头大象在一个叫做“集合点”(the Gathering)的地方进食和洗澡;成群的鸟儿也会到这浅浅的水边嬉戏。

5、卡杜拉国家公园(Kaudulla National Park)
占地66.6平方公里的大象走廊,以观大象为主。10月,公园里有近250头大象,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如渔猫、水鹿、懒熊等。最好的游览季节是10月至次年3月。
波隆纳鲁沃及周边游览怎么安排:
阿努的古迹遗址相对阿努拉德普勒来说,具有更大的集中性并且脉络更分明,可欣赏的内容也显得更多。
因遗址套票不能隔天使用,所以这块必须在一天内游览完。但可以与验票的工作人员沟通好,中午回来休息,下午再继续。我们从波隆开始包车,一天内游览了遗址大部分景点(遗漏了不少),因天气太热,有回GH午餐和午睡。
如果你到波隆的时间是下午,可以先去逛逛那几个不需要门票的景点,波隆没有单独需要门票的景点。不用门票的景点:立像Statue of Parakramabahu I(古城最南边的一座在白色岩石上的雕刻)、图书馆Pothgul Viharaya(在石像的南面不远处的)。
或者,也可以先去看几个遗址套票内不检票的点。景区有三个主要检票点:一个在主路东面的景区入口,一个在四方庭院,还一个是加尔寺。
如果安排好,一天内还是可以把遗址全部看完,我们是在四方庭院和当地人交流互动而耽搁太多时间。

怎么从阿努拉德普勒到波隆纳鲁沃:
阿努拉德普勒有两个汽车站,一个老汽车站一个新汽车站。如果你是去康提、科伦坡、丹布勒,那么就要去老汽车站坐车。如果去波隆纳鲁沃,那么就要去新汽车站坐车,车程约3个小时。也可以从科伦坡、康提、库鲁内格勒乘坐长途巴士前往,

离开波隆纳鲁沃前往各地,是在当地新城区的汽车总站乘车。

波隆纳鲁沃新城大而繁华,但住在老城会便于参观景点。旧城区是游览基地,大部份宾馆都集中在此,如果坐长途巴士可以提前在旧城区直接下车。
波隆纳鲁沃游览开始:
波隆纳鲁沃号称斯里兰卡东古城,是由于阿努拉德普勒西古城在印度的不断入侵下,被迫往南迁移。我们一起沿着历代王朝迁徙的足迹,来享受锡兰国古文化的盛宴吧。

我们从阿努拉德普勒坐上午8:40的大巴到波隆,106公里全是柏油路, 3个小时的车程才150卢比(约人民币8元多)。在兰卡,公共交通费真的太便宜。
我们从波隆这一站开始包车(一部比较旧的七座面包车,50美金/天),进行为期12天的兰卡包车之旅。我们的司机张德纳就在波隆新城的汽车站来接我们,而后直奔酒店,午餐并午睡后,下午3点半前往南部的立像(Statue of Parakramabahu I)和图书馆(Pothgul Viharaya),这两个景点离众多景点集中的古城较远,不需要门票。
南部古迹群SOUTHERN GROUP:

立像(Statue of Parakramabahu I):

一个雕刻在白色岩石上的立像,这座石像的形体非常健硕,正在读手捧的贝叶经文。石像高约3.4米,建于12世纪,并且被印在了斯里兰卡的旧版Rs10的纸币上。关于这座位于古城南边的石像原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佛像里拿的是象征王权的轭,因此这尊有胡须的尊贵的雕像石波洛罗摩婆诃一世,也有人认为佛像手里拿的是一本书,所以是哲学家普拉斯蒂(Pulasty),也有认为是印度宗教家阿嘎斯蒂亚(Agastaya)。
雕于12世纪的波洛罗摩婆诃一世石像(Statue of Parakramabahu I)
在立象处碰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此参观学习。
图书馆(Pothgul Viharaya):

位于石像的南面不远处的一座遗址,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建筑。该建筑外层是厚壁,中空,长得有点像舍利塔,一般认为是用来存放用椰子树叶做成的佛教珍贵典籍的地方。它实际上是一个环形的佛舍,中间的圆顶舍利塔四周有4个小型的舍利塔围绕,这种排布方式构成了僧伽罗人最喜欢的一种“五点排布法”,也就是整体看来是个矩形(四个顶点各有一个建筑,中间还有一个)的状态。
图书馆遗址
这些建筑遗址只剩下基座和用于支撑屋顶的石柱。主体建筑基座的四个角都有一个小型舍利塔。(只能拍局部)
这些建筑遗址只剩下基座和用于支撑屋顶的石柱。主体建筑基座的四个角都有一个小型舍利塔。(只能拍局部)
主体建筑中央的环形佛舍,虽然已经残垣断壁,但大门的框架保存了下来。
在主体建筑的正前方,还有一处建筑遗迹。
图书馆遗址讲解牌前,学生们正在研究做笔记。在兰卡,所有遗迹的讲解牌都有三种文字:英文、泰米尔文、僧伽罗文。
在感受“年轻真好”的同时,也领教了“晴天霹雳”、“东边日出西边雨”——太阳当头照,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其它:

圣人石像:

这是斯里兰卡五大佛像之一的阿悟喀纳大佛的复制品。5世纪时,国王达都舍纳(King Dhatusena)建造了卡拉水库(Kala Wewa),并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而修建了阿悟喀纳大佛。达都舍那国王就是那位建造了著名的狮子岩城堡、历史上以疯狂而恶名昭著的迦叶波王的父亲。
这个点很容易被遗漏,我们是过天去米内瑞亚国家公园的路上停在路边下来欣赏的。在从波隆纳鲁沃前往锡吉里耶的路上也能路过它。

背景的湖是米内日亚水库。
以下为遗址套票内的景点,以售票处为起点,按游览先后顺序进行介绍(从近到远):

考古博物馆(Archaeological Museum):
位于尼桑卡马拉的皇宫遗址。购买波隆纳鲁沃遗址的通票就在博物馆门口。
这家考古博物馆非常棒,设计成让游客从一端走向另一端的时候不断穿过一个个不同主题的陈列室,主题包括:城堡、外城、寺庙区域、外缘和印度教纪念碑,最后一间房间里放了一系列美丽的黄铜制品。遗憾的是,博物馆内不能拍照。


尼桑卡马拉的皇宫遗址KING NISSANKAMALLA’S ROYAL PALACE AREA:

回到博物馆大门口,一旁有条步行道,往北走便是前往尼桑卡马拉皇宫遗址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把这个片区整个遗漏了。回想当时的场景,张德纳应该有跟我们说过这个片区,因为是步行可去,他不知道我们参观考古博物馆要用多长时间,所以也没有陪同。那天下午我有提到这个片区漏掉了,张德纳说上午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它。看来,英语沟通有问题,现在只能从网络上找图片来补上一课。

皇家浴池(Royal Baths):
这座浴池高筑在树丛中,非常隐秘,据说是皇宫的女眷们沐浴的地方。在浴池的下方是一个比较大的蓄水池。
尼桑卡马拉的皇宫遗址(Nissankamalla's Palace):
绕过浴池往上爬了几级台阶,就来到了一片绿意葱葱的大草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迹遗址,在纵横交错的地基上保存着残留的围墙,丝毫看不出这就是热衷于为自己歌功颂德的尼桑卡马拉国王曾经辉煌的皇宫。据研究,这座宫殿只有两层楼,下层主要是用砖块,楼上是用木头搭建的,所以到今天留下的遗迹非常少。
尼桑卡马拉墓Tomb of King Nissankamalla:
在皇宫遗址靠近湖边小路的地方,有一座尼桑卡马拉国王的墓。这是一处单独的用砖砌成的多层建筑,楼梯仍然完好无损,这座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没有窗户。由于这个特点,它也被认为是尼桑卡马拉国王的墓穴。原来涂在表面上的石膏依然保存完好,让人就像看到了800年前初建的建筑一样。
尼桑卡马拉的观众厅Nissankamalla’s Audience Hall:
在皇宫遗址的北面,紧挨着帕拉卡玛跋忽海,是尼桑卡马拉国王的观众厅遗迹,是古代皇家开高层扩大会议的地方。长35米宽13米的三层长方形基座上方曾经安放着国王的狮子座王座,该王座现存于科伦坡的国家博物馆里。如今只剩下多根石柱,和一大一小两只石狮子的雕像,有些石柱上面还刻有僧伽罗文字,据说都是大臣的名字。大狮子石雕前是原来国王宝座的位子,而宝座右侧依次是皇太子、将军、首相和内阁部长、财政大臣、书记员,左侧首相对面是地方长官的席位,后面是商人和贵族的席位。小狮子石雕则面对着宫殿的大门。观众厅边上的小丘在水库水位升高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小岛,在这个小岛上,有一座夏天国王乘凉用的亭子遗迹。
参观完湖边的这片古迹,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大路的门口,去马路对面,进大门,就进入大片的古迹群了。从这里开始验票。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皇宫遗址KING PARAKRAMABAHU I’S ROYAL PALACE AREA: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皇宫遗址区位于尼桑卡马拉皇宫遗址区的东侧,两代相隔几十年的国王宫殿遗址如今只隔着一条A11公路。

皇宫Royal Palace: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皇宫(Parakramabahu I's Royal Palace)建造在50米见方的基座上,据说曾经有7层高,50多个房间,由于上面四层都是木制,早已消失,如今只剩下3层高的墙壁和一小段通往楼上的台阶。现存的墙壁厚度达3米,墙壁上排列整齐、可以让光束穿过的洞口应该是曾经用于固定2楼和3楼的地板。整座宫殿的设计类似于12世纪维杰耶跋忽在阿努拉德普勒的Panduvasnuvara和Yapahuwa宫殿。有证据表明,这座皇宫是毁于大火。《大史》里提到,这里曾经有一千间房屋,在皇宫遗址的周围有许多的建筑物废墟,被认为是当时皇宫的娱乐场所、辅助建筑和储藏室。
TIP:皇宫遗址除了建筑本身,更有当地人前来游览,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皇宫
墙壁上排列整齐、可以让光束穿过的洞口应该是曾经用于固定2楼和3楼的地板。
旁边的辅助建筑遗址
皇宫遗址除了建筑本身,更有当地人前来游览。
国王会议厅King's Council Chamber:
位于皇宫的东面不远处。有36根不同形状的柱子支撑着一个国王会议厅、宴会厅和其他一些附厅。国王会议厅的最底层基座四周因刻有大象图案的檐壁而著名,每头大象的姿态各不相同,而在二层的基座四周则是狮子的浮雕,最上面一层的基座四周雕刻着侏儒的图形。最上方竖立着36根石柱,石柱的上方可能是木制的屋顶,并且覆盖着黏土砖。研究表明,这座建筑可能在登巴德尼亚王朝时期(Dambadeniya,公元13世纪)经过重修装修。
TIP:国王会议厅除了建筑本身,更有当地人前来游览,可以和他们互动,为很好的人文摄影题材。
国王会议厅遗址
国王会议厅遗址
国王会议厅遗址
最下层基座上的大象浮雕,第二层基座上的狮子浮雕,最上层基座上的侏儒雕像。它们每一个的动作也都是不一样的。
立柱上雕刻的花纹不尽相同,但没有文字。
皇宫正面。看,入口台阶最下方有月亮石,第二层还有一块月亮石,这个比较少见。
国王会议厅除了建筑本身,更有当地人前来游览。
国王会议厅除了建筑本身,更有当地人前来游览。
浴池Kumara Pokuna:
宫殿的东边城墙的外侧的尽头是当时还是王子的尼桑卡马拉的浴池,这个正方形的浴池以两个鳄鱼形状的放水口而闻名。
四方庭院QUADRANGLE:
四方庭院名副其实呈四边形,在被城墙围起来的高出周围近2米的方形庭院里有12个建筑遗址。这里是僧伽罗王朝时期佛牙舍利所在的地方,是当时波隆纳鲁沃的佛教中心。这里集中了你能在古城里找到的大部分建筑样式,简直就像是为考古学家量身定做的“游乐场”。
四方庭院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Vatadage:

这是整座庭院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最精华部分。圆形佛舍是东古城中最精巧典雅的建筑,也是创建于东古城时期古代兰卡最独特的建筑之一。离圆心最远的环形平台直径36米,而第二层环形平台四个方向的入口都有非常精美的月亮石和守护石,特别是北侧入口。守护石设在佛塔和佛寺入口处,是为了防止恶魔从入口进入,保护内部本尊而设。月亮石是佛教中轮回的象征,但这里的月亮石图形没有牛的身影。因为在波隆纳鲁沃时期,印度教已经由印度传入,印度教里的牛是众神之一,因此月亮石里面代表死亡的牛也就被去掉。通常认为这个佛寺建于波隆纳鲁沃成为首都之前的7世纪左右。位于中心的舍利塔有4尊佛像,据说是阿努拉德普勒国王Kirti Sri Meghavanna所建,在古代曾是僧院的一部分,墙壁上的雕刻则是在那之后的尼桑卡马拉王时期雕刻上去的。

整座佛舍圆与方的完美构图、精美的月亮石和守护石以及石阶上手舞足蹈的侏儒共同营造出一副极具美感和神圣气息的画面。从北侧主入口顺时针走了一圈,一共有五个入口。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
瓦塔达吉(圆形佛舍)
阿塔达格Atadage

这是为了佛牙舍利建造的寺院,也是波隆纳鲁沃唯一的维杰耶跋忽一世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当时柱子上面建有木质建筑,供奉着佛牙。在阿塔达格左侧有一块竖立的石碑,这座12世纪的石碑告诉你官僚主义作风之事自古已有之,上面写满了对尼桑卡马拉国王丰功伟绩的溜须拍马之词。

从正面看进去,尽头有座立佛。
阿塔达格
哈塔达格Hatadage

阿塔达格的东侧是哈塔达格,这也是一座佛牙寺遗迹,建于12世纪的尼桑卡马拉国王时期,传说是在60天内建成的。进入大门右侧墙壁上是威严的梵文碑文,据说是歌颂尼桑卡马拉国王的内容。碑文周围雕刻的音乐家和舞者的星形也是活灵活现。整座寺庙有三道门,站在大门口,你可以看到里面的大门两边对称地向纵深延展开去。在最里面的一间,供奉着三尊佛像,左边一尊还比较完整,中间最大的一尊脸部已被破坏,双手也不见了踪影,而右边的一尊干脆连头都没有了。
哈塔达格大门
哈塔达格正面的围墙,已经倒塌一部分了,可以看出还有第二道门。
小佛像Bodhisattva Shrine

在阿塔达格南侧有一尊小佛像,矗立在一个方形的建筑遗迹之中,这里曾经是一座供奉这座小佛像的佛殿,如今在既没有屋顶也没有墙壁的地方,这尊小佛像在风雨中默默矗立着。
小佛像
小佛像
都波罗摩佛殿Thuparama Gedige

这座佛殿是东古城三大砖制无量佛殿中最古老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厚重的砖制外墙被灰泥粉饰,并装饰着建筑浮雕,一般认为是帕拉卡玛跋忽一世时期留下的建筑,墙壁的厚度达到2米。这种有点类似于印度神庙或欧洲皇家花园中花房的建筑形式是东古城所特有的,极具观瞻价值。佛殿内的多尊佛像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只留下了脸和手足的轮廓。
都波罗摩佛殿
菩提树遗迹Bodhi Tree Shrine

位于都波罗摩佛殿北侧的小建筑物遗址,是菩提树遗迹,据说这里曾经有过菩提树,但现在已经看不出任何痕迹了。在菩提树遗迹的正前方一左一右有两张石桌,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表明它们的用途。


石书Gal potha(stone Book)& 礼堂Chapter House

阿塔达格的东侧,是一座长方型的巨石,这就是石书。长约9米,宽约1.5米,厚度从40厘米到66厘米不等。这是斯里兰卡最长的石碑刻文,石刻的风格和字迹证明这是尼桑卡马拉时期的产物。石刻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国王的歌功颂德,还有关印度侵略者的内容和与周边的小国之间的关系等,但也包含一些注释性的文字,比如这块重25吨的石板是从100公里以外的米欣特莱拖过来的。
和石书紧挨着一块的是礼堂的遗址,现在已经几乎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石书
石书
七层塔Satmahal Prasada

在石书的东侧,有一座七层塔,现在只剩下了六层,每层的面积依次递减。这个建筑物和泰国的寺院很相似,据说是来自泰国的建筑家所建。在波隆纳鲁沃全盛时期,这里是上座部(小乘)佛教重要的圣地,有很多来自泰国和缅甸的僧人。佛塔上有很多类似出入口的孔洞,有的马上就堵死了,有的和别的孔洞相连。据说这个佛塔是一个守护塔,具体用途仍不明了。
七层塔
莲花佛堂Latha Mandapaya

在菩提树遗址的北侧,是莲花佛堂,是由忙碌的尼桑卡马拉建造的。这座建筑的特别之处在于建造者用石头模仿木质栅栏,制造了一道格子状的石头栅栏,中间围着一座很小的舍利塔。这座舍利塔被8根石柱包围,这些石柱呈曲线状直冲上天,犹如风中摇曳的莲藕,仔细看会发现石柱的顶端是莲花花蕾的形状。据说尼桑卡马拉曾坐在这里听僧侣诵经。
莲花佛堂
四方庭院附近:

帕巴鲁寺Pabalu Vihara:
也被称为帕拉卡玛跋忽寺,是座典型的帕拉卡玛跋忽一世时期的舍利塔,也是波隆纳鲁沃第三大的舍利塔,12世纪时由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王妃Rupavati建造。在波隆纳鲁沃的后期,许多佛像会被供奉在舍利塔的四周,并为佛像建造了佛殿用于遮风挡雨。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帕巴鲁寺的佛像达到了6座,而不是常见的4座。
帕巴鲁寺
帕巴鲁寺
帕巴鲁寺
二号湿婆神庙Siva Devale No.2:
二号湿婆神庙是波隆纳鲁纳最古老的同类建筑,可追溯到11世纪朱罗王朝时代,当时是印度侵略者建造了这座城市。和古城里的其他建筑不同的是,这个建筑是完全用石头做的,因此现在所见到的几乎就是它当年建成的样子。
神庙前的公牛石刻
一号湿婆神庙Siva Devale No.1:
位于四方庭院的南面,这座13世纪的印度教寺庙展示着波隆纳鲁沃的僧伽罗王朝全盛时期之后,印度文化回归的影响力。寺院是这儿的石头工艺很出名,尤其是每块石头的尺寸都计算得非常精确。圆顶的砖块已经倒塌了,这座建筑出土时在里面发现了许多精美的铜器,现藏于考古博物馆里。
玛尼克寺院Manik Vehera:
这座寺院可能是波隆纳鲁沃最早的寺庙,建于8~9世纪,当时的僧伽罗王朝的首都还是在阿努拉德普勒。整座寺院呈正方形结构,三层的基座用红色陶土烧制的砖块建成,由于时间久远,现在大都已呈深褐色。最底层的基座边长16.5米,四周的外立面上雕有众多狮子的浮雕,每个狮子的间距几乎是相等的。在三层基座之上有一座直径约为9米的舍利塔,据说里面供奉的是维杰耶跋忽一世的舍利。在三层基座之上原来有一堵高墙包围着中间的舍利塔,这是一个比较罕见的设计,但如今的围墙已坍塌,只剩下了紧靠着门框的一小部分。一段狭窄的石阶通过石框门可以上到平台上的佛塔处,石阶的最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月亮石,两边有漂亮的守护石。在台阶突出部分的外沿,则雕刻着一列跪着的大象的形象,这在其他守护石的边上是很少见的。
玛尼克寺院
玛尼克寺院
除了主体建筑之外,边上还有几座附属寺院的遗址,这些寺院中的立佛大多已残缺不全,却依然不失其威严。另外还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型地基,据考证应该是僧侣的冥想屋遗址。
右方这座舍利塔里供奉的是维杰耶跋忽一世的舍利
游览至此已是大中午,晒得头发晕脚板子发烫(赤脚),赶紧回酒店休息,下午继续。

景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我们的套票上签字,这样我们就可以出景区下午再继续游览。
下午3:30继续古迹游览。


阿拉哈娜佛学院古迹群:

兰科特寺Rankot Vihara:
是波隆纳鲁沃最大、斯里兰卡第四大的佛塔。兰克特塔呈暗红色,高56.4米,直径55米,是12世纪由尼桑卡马拉国王所建的一座巨大的砖造钟形佛塔,好像是模仿阿努拉德普勒的鲁万维利萨亚塔而建。这个圆顶建筑的主要建材是陶土,外面覆盖着一层砖和灰泥。兰科特是“金色的塔尖”的意思,据说以前尖塔的部分覆盖有黄金。
兰科特寺
模仿阿努拉德普勒的鲁万维利萨亚塔而建
据说以前尖塔的部分覆盖有黄金
戈帕拉帕巴塔(岩石洞穴僧院)Gopala Pabbata Rock Inscription:
在兰柯特寺的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僧院建筑遗址。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在东北角,有一处宁静氛围中的岩石洞穴僧院,又名戈帕拉帕巴塔。从刻在这些洞穴的铭文上表明,这些洞穴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后来被居住在森林里的僧人们使用,如今在其中的一个山洞里可以看到4尊佛像。这是波隆纳鲁沃被发现的最早古迹。
戈帕拉帕巴塔(岩石洞穴僧院)
需要小爬才能进岩石洞穴僧院
僧人医院Monastic Hospltal:
在岩石洞穴的西面,考古学家还发掘出一所配有独立治疗室的僧人医院,并找到了一些中世纪时期手术用的器械,以及一具用来给患者浸泡中草药、按照人体形状雕凿的石床。据说这座12世纪的医院有着15个房间和大厅,和我们当今的医院非常类似。
兰卡提拉卡佛殿Lankatilaka Vihara:
兰卡提拉卡佛殿与都波罗摩佛殿有些相似,但是具有更大的规模,而且被大面积损坏,只有朝东的入口处保存还算完整。最先由帕拉卡玛跋忽一世建造,后来又由维杰耶跋忽五世修缮。这座巨大的佛殿的围墙高17米,纵深52米,宽18米,屋顶已经垮塌了。进入殿内会看到一座巨大的无头立佛,这个佛像的后面有一条被称作冥想之路的有些昏暗的路,据说当年僧侣们的日课内容之一就是在这条路上走着冥想,每日走三回。另外在佛殿的外墙上装饰着浮雕作品,展示了典型的波隆纳鲁沃初期的建筑风格。站立在入口石阶旁,你会被佛殿的高度所震慑,仿佛直插云霄。这里曾经有12个殿堂,每个都有16米高。整幢建筑包括正中的无头站佛都是用砖制成,外面抹上石灰。外墙上用石条分隔的4层,装饰有建筑浮雕,现在大部分的泥灰已经消失,很多浮雕也只剩下一部分残迹,红砖与灰泥的对比使这座寺庙显得更加壮观。
这座巨大的围墙高17米,不过屋顶垮塌了。中间是巨大的无头立佛。
无头大佛
外墙上装饰有建筑浮雕,很震撼的感觉。
外墙上装饰有建筑浮雕,很震撼的感觉。
外墙上装饰有建筑浮雕,很震撼的感觉。
外墙上装饰有建筑浮雕,很震撼的感觉。
外墙上装饰有建筑浮雕,很震撼的感觉。
正在兰卡提拉卡佛殿参观的兰卡人。图片可以看到门口两侧的守护石。
奇瑞寺Kiri Vihara:
这个Kiri是僧伽罗语中牛奶的意思。这个佛塔也确实名副其实,在丛林中经历了700多年的岁月后的牛奶色石灰灰泥仍然历久弥新,这是波隆纳鲁沃保存最完好的舍利塔。据说这个佛塔是为了表彰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皇后萨巴德拉所建。
在奇瑞寺的东侧和北侧各有一座小型佛塔,所建位置一高一低,但不知其名。
藏经阁Baddhasima Prasada:
这可能是古代斯里兰卡所建造的最大藏经阁。每月的初月和满月之日,佛学院的僧人们都要聚集在这里诵经念佛。藏经阁的四周是僧人的房间,中间的诵经阁据记载曾经有12层楼,可以说是东古城当时最高的建筑。
藏经阁遗址
藏经阁遗址
藏经阁遗址
藏经阁遗址
双子佛塔Double Stupa
双子佛塔
双子佛塔
加尔寺Gal Vihara:

沿着停车场后面池塘右边的步行道一直往丛林深处走,在一片开阔砂石地那里,就是举世闻名的伽尔寺了。伽尔寺是由不知名的艺术家在一整块巨型花岗岩石上雕刻而成,包括前后相连的三大佛像和一座佛龛。伽尔寺的佛像象征着斯里兰卡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气势雄伟,刻画得出神入化。
三座佛像中年代最老的是中间的站佛,高7米,立于莲花宝座上,双臂交叉,据说是悲悯众生、悟道的佛陀形象。无论是眼神还是双臂交叉在胸前的姿势,都似在传递着佛陀的深情。岩石本身不同岩层所具有的灰色线条流过站佛的面部,仿佛划过梦境的流星,给佛像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沧桑的美感。另外也有说这尊佛像是因佛陀涅槃而悲痛不已的佛陀大弟子阿南的像。
其他的佛像是后期加箭而成。左侧是高4.6米、正在冥想的禅定坐佛,神情肃穆庄严,背后有刻画的寺庙浮雕。最右边的是涅槃像,全长14米的卧佛呈柔和的流线型,给人感觉似乎马上就要进入涅槃的感觉。佛像脸部表情丰满安详,足部是涅槃像特有的左右两脚前后错开的姿势。足部后面和头部下面枕头的花纹都象征着太阳,这是在斯里兰卡经常看到的纹路。
最左侧的禅定坐佛
中间的站佛,高7米,立于莲花宝座上,双臂交叉。据说是悲悯众生、悟道的佛陀形象。
最右边的是涅槃像,全长14米的卧佛呈柔和的流线型,给人似乎马上就要进入涅槃的感觉。佛像脸部表情丰满安详,枕头的花纹象征着太阳。
站佛和卧佛紧挨着
莲花池Nelum Pokuna:
将一些石头连接起来形成8瓣花瓣形状的石头阶梯共有5层,最大直径有8米。现在里面虽然没有水,但以前这里是僧侣们的浴池。
提瓦纳卡佛像屋(北寺)Tivanka Image House:

从莲花池再往北400米,就是东古城最北边界的提瓦纳卡佛像屋,这里也被称为北寺。它与都波罗摩佛殿及拉卡提拉卡佛殿并驾齐驱,称为东古城最独特的建筑形式。提瓦纳卡(Tivanka)在梵语里面是三段弯曲的意思,即把身体弯曲成三条曲线。这里内部的佛像也都是腰和头弯曲,身体各部分分别向着三个方向。寺中的墙壁从上到下都绘有壁画,是13世纪时,帕拉卡玛跋忽三世为了重振已经成废都的波隆纳鲁沃的雄风而命令绘制的。壁画描绘佛本生故事和佛陀生平事迹,虽然壁画破损严重,但已经是东古城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群。里侧的壁画绘有本尊的供养者天人多玛,他们头顶保管,背有光圈笼罩。这些沿袭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并且开始融入南印度传统风格的壁画,成为斯里兰卡绘画史上最独特的遗产。
看来外墙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维修
这是我们最后一个点。5点左右佛殿管理员正准备下班,又折回来给我们开门并带我们进去参观,并且拿着手电筒照着壁画给我们欣赏。这里的壁画可以拍照,但不能打闪光灯。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
内厅的佛像
阿努拉德普勒遗迹和波隆纳鲁沃遗迹的游览总结:

波隆纳鲁沃号称斯里兰卡东古城,是由于阿努拉德普勒西古城在印度的不断入侵下,被迫往南迁移。从实际和地域跨度来说,波隆纳鲁沃是浓缩版的西古城。如果从从宫殿、佛像和人工湖的大小来说,东古城完全超越了西古城,而且这里的帕拉卡玛跋忽海、伽尔寺和兰卡提拉卡佛殿的雕像都创造了斯里兰卡历史上的几项之最。但如果从历史遗迹的保存角度来看,东古城比西古城保存得更好也显得更有看头。
波隆纳鲁沃相关资料 【转】
从很多个层面上来说,东古城其实就是西古城的某种延续。波隆纳鲁沃(Polonnaruwa)延续了僧伽罗民族的统治,延续了僧伽罗民族对佛祖的追随和推崇,也延续了以水利和佛教来衡量君主政绩的标准,维持并发扬了大力发展水利灌溉设施和修造寺院的传统,同时也延续了僧伽罗民族为了争取王权而艰难斗争的历史。由于遭受到更加频繁的内忧外患,波隆纳鲁沃作为岛国统一的都城只延续了不到两百年。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两百年间,波隆纳鲁沃取得了异常辉煌的成就,赶上甚至超越了西古城,成为与西古城具有同等重要历史地位的朝代及都城,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方面的伟大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波隆纳鲁沃其实就是“浓缩版的西古城”。
波隆纳鲁沃曾作为朱罗王朝(Chola)和僧伽罗王国的首都,长达3个世纪。虽然也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却比阿努拉德普勒看上去“年轻“,也保存得更好(尽管规模也稍小)。
对波隆纳鲁沃地区原始森林的研究证明,这个地方的历史可以追述到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发现,在公元前2世纪这里已经有人居住。在公元前1世纪时期僧伽罗民族的王权斗争中,波隆纳鲁沃已经开始充当西古城阿努拉德普勒的前哨和驻扎部队的堡垒。自由历史的记载起,西古城的君王们就已经在这里修建水库。公元4世纪时,国王马哈诗那建造了当时整个岛屿上最大的人工湖——米内日亚水库(Minneriya Wewa),大量的农民随着水利设施的兴建聚集在这里,农业文明得到了发展。公元7世纪时,这里已经成为西古城的君王们避难的临时住所和根据地。
公元993年,南印度朱罗王朝(South Indian Chola)打败了僧伽罗王朝,在占领阿努拉德普勒之后,曾经把波隆纳鲁沃当做军事基地长达70年。1073年,维杰耶跋忽一世(Vijayabahu I)将朱罗王朝赶出斯里兰卡之后,他将波隆纳鲁沃定为首都,并对灌溉设备进行了修复,不仅致力于国家建设,还倾力推广佛教。
在经历了维杰耶跋忽一世统治的长达50年的和平阶段(这之后又有40多年的内部王权争夺斗争),到了12世纪时,在维杰耶跋忽一世的孙子帕拉卡玛跋忽一世(Parakramabahu I,1153~1186)的统治下,波隆纳鲁沃的发展迎来了僧伽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奥古斯都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水利的高度发达将古代斯里兰卡带到了农业文明的顶峰,不仅经济自给自足,而且水稻出口成为支柱产业,被誉为“东方的粮仓”。在这一时期,帕拉卡玛跋忽一世国王造起了巨大的楼房,修建了漂亮的公园,而那建起的占地25平方公里的水库更是最著名的一个成就。这个水库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人们把它叫做帕拉卡玛海(Parakrama Samudra)。帕拉卡玛跋忽一世在合并了原来的拖帕瓦拉湖(Topavara Lake)以及另外两座水库的基础上兴建了这座巨型人工湖,库堤总长13公里,深12米,库容量达1.4亿立方米。堤上每隔一定距离,就能看见石柱,上刻梵文和僧伽罗文字,记载当时的水文数据。如果说阿努拉德普勒的伟大文明是由毗邻的三座水库滋养而成,那么波隆纳鲁沃就是由这一座湖所孕育的杰作。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称斯里兰卡的古代水利工程师“世界古代土木工程的一项惊人成就”。
帕拉卡玛跋忽一世的继任者是他的侄子尼桑卡马拉((Nissanka Malla,1187~1196),这位具有盘底耶血统的国王为了能够赶上他前任的功绩,也主张大力发展水利和修复寺庙,并拼命建造各种宫殿建筑,在一段时期内延续了东古城的兴盛。但是这位国王和其前辈们有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前任所有国王的功绩都由后人评判,但他却急不可耐地在他在位期间就为自己歌功颂德了。他在各地竖立了众多刻有歌颂他自己的诗篇和与效果之间关系碑文的石碑,成天沉迷于歌功颂德和阿谀奉承之中,最后几乎将整个王国拖垮了。13世纪初,波隆纳鲁沃和阿努拉德普勒一样,开始频繁受到印度侵略,最后在1293年,随着都城的南迁,波隆纳鲁沃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僧伽罗人的权利中心便转移到了斯里兰卡的中西部地区。在这之后,波隆纳鲁沃逐渐衰败,被埋没在丛林中,在1900年后,遗迹被发现并进行挖掘,这里才又开始受到世人瞩目。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隆纳鲁沃古城列为世界遗产。
进入古城后,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浩瀚的帕拉卡玛跋忽海浩瀚的水面,成群的野鸟聚集在由陆地延伸出来的小岛上,一有声响便冲天飞起,羽毛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渔民们驾驶着斯里兰卡独有的伸臂独木舟在湖上捕鱼,成群的野生大象在湖的西岸自在地漫步,好一派诗情画意的田野风光。帕拉卡玛跋忽海的作用不仅仅是给周边的土地提供灌溉用水,它还是古城用水的来源。有无数条地下暗渠连接帕拉卡玛跋忽海和古城的皇家花园、公园、池塘、蓄水池或浴池。在东古城地区可以看到许多砖制的池塘或者土制的小型贮水池遗址,当年引排水系统的发达可见一斑。

处在烟波浩渺的帕拉卡玛跋忽海东岸的东古城古迹遗址,与西古城相比具有更大的集中性并且脉络更分明。在南北大约5公里,东西约3公里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古建筑遗址群。虽然曾经被南印度朱罗人统治了70多年,东古城基本上还是延续了西古城的建筑风格并有所创新,这里的佛教僧院汇集了最壮观的佛殿、佛像、佛塔、藏经阁、医院和池塘,为研究东古城时期僧伽罗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
本游记部分文字参考了网上资料和旅行书,再次感谢!

本游记著作权归@林子高效自由行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